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叫《范蠡救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功臣范蠡曾经扶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辞官隐退从商,人称陶朱公。陶朱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在他白手起家时出生的,所以大儿子从小就知道父母创业有多不容易,平时很节省。而他最小的儿子出生时,家境已经很富裕,所以老三从小就是典型的富二代。
有一次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关押在楚国。为了救出二儿子,陶朱公准备了很多金银珠宝,想要三儿子送给楚国的庄生,让他想办法把他的二儿子救出来。可是他的大儿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老大,自己理应担起这份责任,而且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己不出面,而让自己的弟弟出面,自己很没面子。所以他求他爹让他去。他爹知道大儿子的性子,所以不同意,但后来禁不住老婆和大儿子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让大儿子去。
出发前陶朱公再三叮嘱大儿子:“你到楚国后,把钱和这封信交给庄生,其它的你就不用管了。”,于是大儿子就出发了。
大儿子见到庄生后,觉得庄生家境贫寒,虽然把钱和信交给了庄生,但担心庄生靠不住,所以并未离开楚国,而是找了个旅馆住了来了,用随身带来的钱,打点楚国周边官员,打听朝内消息。
庄生收了钱后,向楚王进言,说夜观星象,楚国有难,需要君王施仁慈于天下,才能化解这场灾难。最后说服了楚王大赫天下。楚国其它官员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陶朱公的大儿子,大儿子知道这个消息后,后悔不已,觉得不应该给那么多钱给庄生。后来又去找庄生把这笔钱要了回来,其实庄生本也没想要这笔钱,暂时保留那笔钱只是想让陶朱公,觉得安心。但陶朱公大儿子突然把这笔钱要回去,却让他觉得被耍了很没面子。所以又向楚王进言,最后使楚王将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大赫天下前杀掉了。
从这个故事我得到了两点启发:
1、没有绝对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并用在适当的地方,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2、不该花的钱不能乱花,但该花的钱也千万不能吝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