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有味》

作者: 高诺 | 来源:发表于2016-08-30 22:30 被阅读102次
Echo拍《有味》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八月的天气闷得让人心慌慌的,整个人的心思也都是乱糟糟的,最近铺天盖地的各大头条是王宝强婚变的消息,似乎这件事情也是炸开了整个八月暧昧悸动的池塘一般…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还是八月的中旬,天气闷闷的,休过假,在八月的尾端,我重新整理这篇文字,竟恍惚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让我恍然,让我心酸。

《有味》这本书放在书架上有一阵子了,本来上个月打算列入书单的,结果却只是以龟速缓慢的行进在书本里,等到整个七月结束,才发现《有味》并未读到。原本想再搁搁吧,但是八月的开始却那么的躁动不安,于是我想在这样的季节和心境里,打开《有味》应该会好受一些。

初识汪涵是由那档《天天向上》的节目,并不喜欢的一档节目。再认识汪涵是《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总决赛,虽然那一期因为个人的喜好,并没有观看,但是网上的新闻却让汪涵再次进入我的眼帘,大家对汪涵一致的好评,各种各样的夸赞也是一箩筐,但是事情这样就过了,也没有特别的感受。

后来在书店工作的时候,偶然看到那本封面有些像草纸的《有味》,当时有个同事借来在看,随手翻了几页,当时大致的想法是“又一个出了名不会写字的人来拿自己的名气赚大家的钱”。这真的是我最初的看法。

后来在理想国买书,为了凑单,勉勉强强把这本书加进了购物车里,想着偶尔消遣一下,实在不行送人也好。

然而,当我将草绿色的封面随手翻开,看到一张他点燃烟斗略微享受的表情,还有中间他对自己极为简短的介绍“汪涵,湖南卫视主持人”,再往下是两句米沃什的诗“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也许是因为这两句击中我心的诗,我竟然觉得,他怎么可以那么不加修饰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介绍一样,他可以说自己是湖南卫视知名的主持人,他也可以说现在的自己是个手艺人,现在很多人不都愿意给自己冠以这样的一个称号吗?或者他也可以说自己刚出道时的身份,歌手,演员,都是可以的。可是他却那么简短的定义了自己。我试着理解了一下,也许,做主持人,是他最成功,最走心的事情吧?

但是看看发现,汪涵也真的是在用心的写这本书,他在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写了详细的制作流程,还有有趣的小知识,和故事来回应这样的一门手艺的来历。单说那些故事,和只是,也是要很用心的去准备的,可见汪涵对于这本书也真的是走心的,不禁让我对自己一开始的想法有些脸红。

我固执地守候生活的起点,不管以后走多远,那个起点其实也是我的终点。

回到书里,他写的第一个味道是“香干”。其实这种东西用我的话说就是豆腐干儿,关于豆腐干儿这个,我不怎么爱吃,所有并没有太大的感受,我的记忆,是从他说的那句“豆腐坊能在三百六十行里排到第三十,算是个大行当”开始的。

小时候是吃豆腐长大的,嫩豆腐,冻豆腐,白豆皮儿,咸豆皮儿,还有懒豆腐,这些都是奶奶常做的。但是现在的我,在北京,不吃豆腐,北京的豆腐有股特有的味道,但却不是豆腐的香甜。

汪涵主要说的是靖港的香干,说老李一家子做靖港最好吃的香干。而我的记忆是从儿时开始的,寒冬腊月里,家家都在准备年货,于是,那个时候爷爷奶奶是最忙的,天未亮,他们就开始在隔了一间堂屋的豆腐坊里开始做豆腐,这一锅是二奶奶家定的,那一锅是大婶婶家定的,最后的一锅是今天要卖的。而我有时会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胡乱的套上衣服,睡眼朦胧的跳下炕,跑到隔壁的豆腐坊去跟在奶奶的屁股后面打转,做馋嘴猫状,于是要么会得到一碗新鲜的豆腐脑,要么会有一大碗热腾腾的豆汁儿,再或者就是从纱布的边角溢出的豆腐块儿,都是可以满足朦胧的我的味蕾,吃过之后,开心的跑回屋里,炕上的被窝还热乎着,再爬回去睡个回笼觉,等着奶奶将所有的豆腐都做好,回来烧粥的香味再把我从被窝里馋醒。

这样的记忆是从上学的时候开始的,所以那时候不管是寒假还是暑假,一个假期跟爷爷奶奶在山里,回城里上学的时候总是黑黑胖胖的。只是现如今,爷爷奶奶早已年迈,爷爷微微的有些呆呆的,爸爸总说爷爷有了轻微的痴呆症状,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也不再像儿时那样宠溺的看着我吃东西吃的开心,只是每次会在我与他为数不多的见面次数里,一次次眼中泛着泪花,反复问考试考的怎么样?工作要往哪儿分配?每次,这些问题都被我含糊带过,耳聋的爷爷也不再多问。

而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奶奶在我的印象里,只是不再如从前健壮了,时常腰疼的她走起路来活像是在给人鞠躬,我一直想,她的腰病可能是那些年在豆腐坊做豆腐落下的病根儿。

现在,爷爷奶奶不坐豆腐快十年了吧?这些年里,我偶尔会想起豆浆的味道,于是找一个早餐摊儿买一杯兑水的豆浆,喝到自己都想吐,而鲜嫩的豆腐脑更别提了,我再也不吃那东西,偶尔看别人吃的香,点一碗搁到自己的面前,只是白白的浪费掉。如今的豆腐,不再有爷爷奶奶的味道,更多的是犹如工业原料一般坚硬的颜色和刺鼻的味道…

汪涵的香干是对一项手艺的传承,却勾起我对于豆腐的记忆,我一直觉得,读书的时候如果可以里面的文字会让自己想到一些事情,一些记忆深处的事情,那书之于我,就是好的。

时间无从计算,也无从捕捉。

汪涵在《有味》里,写的第二个对我印象极深的味道是“糍粑”。生在北方的我,是在长很大之后,才吃到的糍粑,但是北方我的老家,却有一种类似于糍粑的食物,这个食物尤其在爷爷奶奶辈儿是盛行的,我们家乡叫他“油炸糕”,是用黄米面儿做的,我们最常吃的是豆沙馅儿和红糖馅儿。油炸糕的工序远没有糍粑那么复杂,但不也是一道可以轻松做的食物。

去年的时候,休假回家,在奶奶的指导下,从头到尾做了一次油炸糕,不仅被油溅到,被灶火熏的晕头转向,整个双手手掌都被热腾腾的糕给烫的通红。所以对于油炸糕的做法,我觉得实在是累人的,这也是为什么到爸妈这一辈儿,油炸糕在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东西必须要在烧柴火的大铁锅里做才行,否则会失了味道。

小时候的记忆是逢年过节都要吃油炸糕的,我们那时候并不怎么吃饺子。妈妈说饺子是她嫁给爸爸的时候带过来的,后来慢慢的我们那里,也开始吃饺子,如今的饺子很普及,随便找一家小馆子,不管是速冻的还是自己包的,总能吃到饺子,所以再也美誉了过年过节吃饺子的那郑重气氛了…

但是油炸糕,却越来越远了。在今年之前,每次回家,去看奶奶,奶奶总会在我走时一再的叮嘱明天来吃炸糕,奶奶给你做。于是第二天奶奶就总会张罗再做一次油炸糕,她一直以为我爱吃,其实从来没有跟奶奶说过,我吃过之后胃会不舒服。

做好之后的炸糕从前在山里是要供祖宗的,也要给二奶奶,三爷爷,四爷爷们都送去一些。后来来到城里,奶奶做好了会给相熟的邻居送去一些,给二姑也送去一大袋子。奶奶说,送出去的数量是有讲究的,只能送双数,不能送单,单数不吉利。吃了那么多年炸糕的二姑每次在拿到奶奶做的炸糕时,还是会先放下手中的活计,一边说正饿了,一边用两只手指轻轻的夹起一个炸糕放进嘴里,一口就吃掉了。等着剪头发的客人也不生气,只是从镜子里笑着看着二姑,咽下之后二姑也总不忘了跟客人说“我娘做的。”那语气里充满了幸福。

写完这些文字,我继续休假,回到老家。心想着可以让奶奶给我做最爱吃的玉米粉,还能再做油炸糕给二姑和爸爸拿去吃。然而我见到的却不是一个可以再跟我说明天来吃炸糕的奶奶。奶奶呆呆的盘腿坐在那里,看见我的时候竟哭了,爷爷仿佛比之前要清醒,絮絮叨叨的跟我说奶奶不好好吃饭,怎么哄也不行。我看着固执的坐在那里不停唠叨的奶奶竟一阵心酸。

《有味》里,汪涵的糍粑也是对小时候乡村的记忆,对于我,却发现小时候的记忆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想要懂得一棵树,无需什么欲望,心里面的东西,也无需装那么多,哪怕朴素到了极致也行,就像它身上的那些叶片,有阳光,有水分,又有风,它歌唱着,什么样的火焰,也无法再烧坏它,它终于和你相遇,不管你有多忙,住在多大的城市里…

其实《有味》里,除了吃食,还有物件的,比如现在人们讲究养生的木盆,还有人们用来修身养性的古琴,墨,扇子,还有做竞技运动用的箭,公平自在人心的杆秤,治家的鸡毛掸子,养心怡情的油纸伞,这些都在《有味》里出现。实际上汪涵写出了一项项正在渐渐失传的手艺,每一个手艺人的坚守,对那份手艺的执着和热爱。但是事实上汪涵写的不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生活的状态吗?

我突然感谢自己在八月读了这样一本书,不仅让自己忆起多年被尘封的记忆,也让自己看到一种世人的活法。那一个个被汪涵寻找的匠人,或者说是一代代传承的手艺人,其实他们的这种传承,何止是传承下来一门手艺,更重要的,他们传承的是那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他们的那种态度显然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安宁,更加的不争不抢,静静的。

汪涵从一个湖南卫视的知名主持人,放下手中的麦克风,拿起刨子,去刨一把琴,刨一个扇骨,刨一支箭出来,这些,哪一样不用心?哪一样不比他在舞台上更加的用心?也许现在正是他在寻找除去光环之后的生活,就像他说的,总有一天有人会说“喂,下去吧!”年华老去的他再挚爱那个舞台,总归要谢幕,我想他如今学习的每一项手艺活儿,并不是为了将来不坐主持人,没有了光环之后给自己找一条谋生的路,而更多的是,是给自己那颗看惯了繁华的心一个安宁的出口和归宿。让他不会那么戛然而止的体会没有追光灯的感觉,只是,他如今所寻的每一门手艺,都只是在为自己打一束永远不会熄灭的追光。

他在文章最后与城市画报的对话里,也写了一句很俗的话“人努力不一定有用,但是不努力一定没用,还不如顺应。”看完整部书,再看对于他的故事,显然他是那个努力的人。就像他说他在努力做一个烟火神仙一样,烟火神仙不是舞台上拿着麦克风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卸下那层衣裳,站在自己的院中,关门是深山,开门是市井,那才是对的。他倘若不去努力,单单只是用金钱又如何去实现自己烟火般神仙的逍遥自在?

我在整部《有味》里,看到了汪涵的努力,看到一个光鲜生活背后的男人那不安分的小生活。也看到手艺人的坚守,对于技艺的传承和对于生活的追逐。

更多的,我在《有味》里,看到了自己的记忆,对于儿时美好的记忆。而我,实在是被那两句诗伤得不轻“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即便是在回忆里,我才可以不觉得被伤,而在现实的八月里,现下的生活却将我着实伤得不轻。

《有味》整个读完,除了自己的记忆那么汹涌之外,我只深深的记住那两句诗: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相关文章

  • 我理解的《有味》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八月的天气闷得让人心慌慌的,整个人的心思也都是乱糟糟的,...

  • 顾客投诉,厕所扫了还有味道,经理:我干了

    “大家要用心打扫,好几个顾客投诉了,厕所扫了还有味道。” “厕所本来就有味道,你也是干我们这行的,别人不理解就算了...

  • 百鸟朝凤,这一曲无论如何只为德高望重的人离世而吹。

    三五年前,汪涵出过一本书,叫有味。这个书名得放在湖南话的语境中来理解,有味就是有意思,有趣味的湖南俚语说法。 要是...

  • 快与慢的思考

    思考有味道可能没有味道,理解明白回味沉浸。以前用视频1.75倍速播放简直不可想象。一个陌生人在网络上叽哩哇啦的说着...

  • 我的生活有味道

    生活的味道是什么?可以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家常饭,谈着家常,可以是在书房拿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细细品尝,认真提取...

  •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者也需要力量(家长也适用)

    提问力: 想要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能充分理解,提问不失为老师可以使用的好办法。 老师对所提问的问题要有清晰的理解,...

  • 家庭教育《成长方案》,你减少弯路?

    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有陪伴,家庭教育就是这么简单,一家人一起成长就是生活!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女人美丽,男人魅力,...

  • 【04】理解薪酬结构的设计原理

    关键词:理解薪酬结构的设计原理 智到,智慧有味道。 大家好,我是主播慧子。 本期将为大家解读《薪酬总监修炼笔记:我...

  • 王莹:味道

    世间万物都有味道。你不相信?虚无缥缈的云朵有味道,绿油油的麦田有味道,水墨的山村有味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味道。 我...

  • 【01】理解薪酬和薪酬管理

    关键词:理解薪酬和薪酬管理 智到,智慧有味道。 大家好,我是主播慧子。 本期将为大家解读《薪酬管理从入门到精通》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理解的《有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lq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