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谈人生婚姻育儿可尔必思·如人饮水
再谈性侵:商场上的杀熟,已成性侵代名词

再谈性侵:商场上的杀熟,已成性侵代名词

作者: 费漠尘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5:10 被阅读133次

前言:最近,忽然间多起性侵事件被曝光,我的心又为之一紧,想到前段时间在公众号连载的如何教孩子性侵系列文章,意识到,我应继续关注这一块,希望以微薄之力,用文字来唤醒更多人对性侵的重视,减少性侵悲剧的发生。遂写下此文,请各位朋友多转发,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们提高警惕,学会如何应对性侵事件以及,如何转化这件事带来的伤痛。

讲杀熟之前,先说一下熟人这个名词。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了解,知根知底,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信任,也就是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时刻,熟人之间可以谋取更高的个人利益。所以,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媒妁之言也好,父母之命也罢,都是找知根知底的熟人来促成好事儿。我很小的时候,也知道熟悉的邻居家很可靠,父母带着年幼的妹妹去参加外婆的葬礼时,把正在上学的我托付给邻居张家。

然而,不知这人心是如何变得可恶的,熟人之间再无半点信任可言,越来越多的“杀熟”现象层出不穷,打个比方,你去餐馆吃饭,餐馆老板恰好是你非常熟悉的朋友或熟人,你以为能因此得到照顾,给你算便宜点。但结账时,却发现比同等级别的其他家餐馆,至少贵出一两百元,这个时候,你一边有苦难言,一边还要强颜欢笑应对熟人老板的虚情假意。

再比如,因为金店的老板是你同学,你非常开心的跑去买了金戒指,明明是8克,老板同学却信誓旦旦保证足金足两,这是10克的。你以为把心底的秘密告诉给最好的朋友,是表明感情深厚的体现,却不料,过了一阵子,你发现这个属于你的唯一的私密事,只说给最信任之人的那件事情,闹得人尽皆知。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杀熟”现象,所以,多年来我宁愿去陌生人的店里买东西或吃饭,也绝对不会舔着脸皮捧场熟人的生意。

如果“杀熟”现象仅限于生意场上或相处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上,倒也无妨,大不了只维系表面的熟人关系便是。这个世界谁离开谁、谁不理会谁,都能活得下去。然而,令人无比震惊的是,“杀熟”行为已经成了性侵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原本如花似玉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止一次的遭受来自熟人的性侵伤害中,以至于造成终身难以愈合的伤痛,更悲惨的是,有很多孩子在长大后,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疾病。而另外一些无法开解自己的孩子,则选择了走向自杀这条不归路。

再退一步,假如这些熟人,仅仅是邻居、同学、同事等这类群体,也还好。但现在已经延伸到姨夫、老师、舅舅、表哥、堂哥、继父等群体上,更可恨的是,亲爹性侵亲生女儿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01、我想说出来,只希望不被说是我的错。

这是今天在腾讯网站上看到的,一位年仅27岁的受害者口述的经历,第一句话就触目惊心:性侵我的人是我姨夫。

因为父母工作忙,受害者在姥姥家的时间比较多,住在姥姥家对门的是姨妈一家人,第一次是四岁左右,一开始是触碰、亲吻,但第一反应是害怕,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认为这是自己做错了,而不是别人错了。9岁时,遭遇了实质性的性侵——强奸。但受害者始终不敢跟父母说,导致这样的伤害一直持续着,直到六年级,从电视上看到了类似的场景,终于明白作为受害者是可以反抗的,所以,在最后一次时,受害者给予了强烈的反击,后来搬家离得远了,从此结束了噩梦般的被性侵伤害。但因为年幼无知,并不晓得该如何面对留在身心深处的伤痛,受害者的性格开始走向极端,总是拼尽全力摔东西,和同学打架也是往死里打,这其实是一种破坏和摧毁的心理状态。

再后来,将此事告诉了父母,但姥姥、舅舅等亲人选择息事宁人的态度,因为怕状告加害者之后,对受害者的名誉和未来带来不好的影响。不过由于加害者还吸毒贩毒而被抓,也算是现世报了。而受害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疗愈,终于走出来,也非常幸运的,在遭遇一次爱情的失败之后,遇到了理解和包容她的男朋友,开始了新生活。

这位受害者在口述过程中,说的三句话特别能触痛人心:第一句、小时候大人会告诉你不要跟陌生人怎样,但不会告诉你要去防备亲戚长辈;第二句、我只希望,没有人说这是我的错;第三句、你不可怜,你不脏,你不卑微。可能就跟你今天出门摔了一跤一样,留了一个疤。当然我希望社会是正义的,这个人是要被惩治的。但是这样的孩子,不要给他们同情,不要给他们怜悯,如果可以,你去爱他们,如果不可以,你就把他们当正常人,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跟别的小孩是不一样的。

而她男朋友说过的话,也给大家指出了正确对待的方向,尤其那个受害者还是你最爱的人:你的过去我没法参与,所有的伤害是已经有了的,我现在安慰你我觉得你也不需要,所以我们好好过现在和以后就行了。

02、性侵对象中,男童也成了加害者的目标。

曾经,被性侵仅限于女孩子,然而,越来越多的案例警示我们,男童也成了性侵的目标。某重点初中的乖孩子小飞,因为所在学校是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三个礼拜才能回一次家。刚入学参加军训,当时管纪律的政教主任李建(化名)把小飞和他的同学蒙眼、堵嘴、绑腿,打着绳结,然后手铐铐上,塞到后备箱里,开车出去。这个主任有自己的出租屋,在那里和小飞这些男生强行发生关系。还会挑长得好的,性格不是很暴烈的,全程录像拍照,签保密协议,跟这些孩子说我有这些东西,你们敢说出去,我就把这个传出去,你们这就一辈子名誉都毁了。

小飞的父亲是特别老实的一个农民,小飞回家之后不是没有反应,他说不想上学,不想在这儿待了。父亲问为什么,他不说话。情绪也不对,学习也不好,他父亲不理解,还打小飞。班主任老师还侧面提醒他父亲,你们家孩子不要和李建老师走得太近。但太过老实的父亲,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世道怎会如此惨无人道?

后来,小飞离家出走,两眼恍惚,跟傻子一样。找回来以后,被父母送到医院精神科,是心理医生问出来的这些事。根据法律规定,性侵14岁是个界限,14岁以下重判。在审讯时,李建一口咬死了是孩子14岁以后发生的事。最后判决书下来,判了二年十个月,现在已经放出来了。

小飞曾经说过,现在也不像之前那段时间那么惨了,因为这个事情本身的伤害是一方面,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忍。最受不了的就是父亲报警之后媒体来采访,有个记者当面采访小飞,可能因为不了解细节,直接问道:“你当时为啥没有反抗呢!”小飞整个人都崩溃了,没办法再继续说下去。

草泥马,这是我对那位没心没肺只想着如何制造出更多爆料的作者,说出这个三字经。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对于还未彻底走出性侵伤痛的孩子,竟然这么直接问话,杀千刀的傻逼行为,既没水准也没道德。

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不想被太多人关注和非议自己经受的痛苦经历,更不愿意去碰触心底的伤疤,好不容易结疤了,外人却非常残忍的一次次去揭开,好像是好心,实则最恶毒,或者说是披着善良外衣,行龌龊之事。你不说我不问,只是静静的陪伴你,虽然这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也可能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但至少,却保全了受害者的尊严,即便今日他未能体会到你的善意,终究有一天,他会发现,你的默默陪伴,你的不问,是他生命中最美的温情。


03、孩子的童年与青少年,何时有足够的安全感?

我不想列举网上搜集的各类性侵事件的数据,只从现实生活中来剖析一下。自从2013年做了身心灵疗愈师之后,本人亲自参加我课程并在我的微信群里一起学习自我成长的人数,多达500人,至少有四五十人(以这个进行核算,大约是六七个人当中,就有一人遭遇性侵)且都是女性,和我提及过幼年或青少年期间遭遇性侵事件,至今虽然已经而立之年,却仍无法从创伤中走出来,她们拒绝婚恋,或是婚姻不幸福,或无法与伴侣更近一步的亲密。

其中,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孩,根本无法进入亲密关系,所以虽然有几次恋爱,都在极短时间内分手。这是因为,她童年时,被继父性侵过,上学时,又遭受到老师的性侵。每次提及婚恋或亲密关系的话题,她就不由自主的蜷缩着身子,用沉默把自己包裹起来,进行无声的对抗。

前些天,一位微信群友,突然单独跟我说:费老师,我童年时遭遇过性侵,一直走不出来。此时,她已经是为人妻、为人母的成年女子。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不时侵扰她的噩梦,更不晓得要如何疗愈自己藏在心底三十年的这份巨痛。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位老朋友,虽然多年未联系,但她的遭遇始终令我无限唏嘘,她父亲被害身亡,多年来一直找不到凶手,后来因缘凑巧,终于搞清楚凶手,却痛苦得宁愿穿越回不知道凶手的过去。因为,这个凶手不仅是她的亲戚,还是性侵她多年的加害者——亲姑父。我总是记得,多年前的某一天下午,正从蛋糕店拎回生日蛋糕,还走在路上的我,意外的接到她打来的电话,平时我们都是QQ和手机短信聊天,她的声音让人觉得异常万分,然后,或许是不断平息自己的情绪,好久才说:找到杀害她父亲的凶手了,是她姑父。当时,我的头皮都炸了起来,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抚她,而手机那端,她也沉默着说不下去了。

这些年,尽管她极少跟我提及这个事情,可我知道,她内心的痛苦,早已超越了她能承载的范围,她一直以玩世不恭的形象,沉浸在麻将牌这样的嗜好中,苟且偷生在这个令她恨不能一拳砸碎的世界。其实,杀熟这样的行为,早已浸淫在性侵现象中,不知多少年了,只是从前没电脑,曝光几率极少,不为人知罢了。

再来看看当今社会,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子公共场合下,在一个男孩子母亲就在身边的情况下,企图抢走男孩子。越来越多的性侵事件被曝光,即使已经过去多年,仍因为走不出来而自杀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上个月吧,有一位外国歌手叫什么名字我没记住,不也因为备受这样的伤痛事件带来的心灵折磨,而走向了自杀这条不归路了吗?

所以,真的非常深刻的感受到,现在不只是成年人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处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其自身安全保障,也越来越弱。原本就是弱势群体,再在完全没有安全感的氛围中成长,随时都可能掉进恶魔挖掘的陷阱里被“吞噬”,从此背负一生的耻辱,还要时不时面对“都是你的错”“你为什么不反抗”等这类指责和非议,想想都心寒至极,恐慌至极。

如果你是与性侵无关的人,想要表达一下你的善意,就请你,即使假装做到也好,请你把受害者当做一个正常的人来对待,如果实在做不到,还有最好的一个办法:保持沉默。

如果你是性侵受害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定要挺住,把自己当做一个正常人,继续正常的生活着。请相信我,时间会使伤痛淡化成云烟,终究散去。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下狠心,远离那个给你人生的这张白纸上,涂抹黑点的地方,以现今社会来讲,离开一个城市,到完全陌生的地区,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总之,请你务必活着,因为你不欠任何人,而是这个世界,欠你一个拥抱,欠你一句“对不起”,你要等到,世界向你说“对不起”、用事业成功或婚姻幸福来弥补你的那个时候。

是的,这个世界,欠你一声“对不起”,只要你足够努力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终究会得到补偿,来抵消几十年来你所承受的一切屈辱与痛苦。接下来,我会继续关注性侵事件,多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性侵受害者,有勇气去面对内心的伤痛,从而好好经营生活,减少因此而自杀事件的发生。

请不要再大意,请不要再大意,请不要再大意;

保护孩子,

任重道远,

请积极转发此文,

不要再继续沉睡!

文/费漠尘,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恩遇见!

莲心书库:本周推荐——《非暴力沟通》

莲心书库:本周推荐——《悟空传》

莲心读书:这样做,一年能读300本书(内附书单)

尘眼看世间:那些不爱学习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尘眼看世界:知识付费时代,不要让自己变成白面书生

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阅读↓↓↓

初恋,我心底永远的朱砂痣

如何塑造高品质的亲密关系?

你的爱情,不如一支口红值钱

身为女人,你是如何谈论性的?

爱情里的偏执狂,最是致命一击

对前任上瘾,忘不了他该怎么办?

爱情终究是看来很美好,背后都是不堪

尘锁红楼:红楼悲情女子之晴雯

尘锁红楼:悲情十二金钗之王熙凤

尘锁红楼:悲情十二金钗之林黛玉

尘锁红楼:从宝黛的三生三世看因果不虚

尘锁红楼:宝玉爱黛玉并非只因三观一致

尘锁红楼:“小心眼”的林黛玉如何得人心

更多尘锁红楼请点击下面链接:

尘锁红楼系列文章总集

相关文章

  • 再谈性侵:商场上的杀熟,已成性侵代名词

    前言:最近,忽然间多起性侵事件被曝光,我的心又为之一紧,想到前段时间在公众号连载的如何教孩子性侵系列文章,意识到,...

  • 在中国谈性侵

    性侵这个词谁也不陌生,多多少少我们也会或听或闻,一篇指责章文性侵的文章又将这个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蒋方舟等知名人物...

  • 刑事律师谈性侵案件

    最近性侵案件接连发生,区委书记猥亵海归女商人,烟台性侵养女案,持续发酵,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嫌疑人是或者曾经是法律...

  • 刘强东竟然会涉嫌性侵啦

    近来究竟是怎么啦,接连二三地爆出性侵事件。 北京龙泉市住持学成性侵多名女弟子的事件刚刚尘埃落定,知名电视主持人性侵...

  • 《信笺故事》:孩子,请别错把“性侵”当“初恋”!

    在谈性色变的中国,儿童遭遇性侵的事件屡屡发生,然而大部分孩子都是被性侵却不自知,往往选择的是沉默,直至长大…… 近...

  • 谈谈性侵这件事

    关于性的话题,当面讨论的很少,即使讨论也是很隐晦,大多是背地里偷偷了解、关注。人类既然有男女之别,不管是为了繁殖还...

  • 性教育就必须是肮脏的吗?

    据显示,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中,熟人作案近6成,超6成性侵者为多次作案。 这些数据表明12岁-14岁的受害者是...

  • 侵侵的偉論

    前天瘋人總統侵侵言論真的令我哭笑不得。另一角度看實在可悲。侵侵在每天發佈會上說了光,熱及消毒劑可剎那把病菌消滅。他...

  • 谈性侵,不能再假装看不见这个黑房间

    想必最近大家都被这两件事刷屏。 台湾作家林奕含,早年被补习老师性侵,长期饱受抑郁症折磨,2017年4月27日上吊自...

  • 我已经它被入侵了,我的生活到处是它的影子。它让我寝食难安,日思夜想,它已经深入我的骨髓,它左右我的思想,控制我的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谈性侵:商场上的杀熟,已成性侵代名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n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