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此时你会有这样的隐忧:“四个换”是不是回避真实问题?耍心机呀?!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一种工具,任何一种能力都有限制,也都有边界。当你用这几种置换法沟通时,一定要记住下面这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无论用什么技巧,沟通中的这条底线,不能破。
为了回避一些激烈的冲突,或者让沟通能够进入一个有序的状态,我不见得要把所有的真话都表达出来。直言也应该有讳。我可以有选择地和对方交流,不合适的信息不说,不合适的场景也不说。这就是真话不全说的意思。
当然,更重要的是,假话绝不说。我可以用各种方式,各种技巧来回应对方,但是在回应的过程中绝不说假话。要知道我们说的任何一句假话都有可能被传出去,被公开化。一旦说过一次假话,我的职场信用就彻底消失了。那时候,我懂再多的沟通技巧也是无用的。所以沟通能力越强,就越得要求自己,绝对不说假话。
一定要积极回应吗?
我们介绍了积极回应的四大技巧以及技巧使用的边界。但我知道你可能会从根本上质疑,积极回应的必要性:一定要这么做吗?那我多累啊!而且有的时候态度差点,对方可能还会被我震慑住,是不是能更快实现我们的沟通目标?
但是我想告诉你,要在职场沟通中为自己种下一个意识:一旦进入多人沟通场合,我就是主持人,我就是球场上的中场发动机——所有的球都送到我这儿来,我得把球再发出去。我们都需要找到这个角色的信念感。
有一位畅销书作家,他写书经常会遇到不想写,写不下去的时候。这时他就会用一种方法叫做“上身法”。什么意思呢?他有一位精神偶像,同时也是高产作家,每当写不下去的时候,这位朋友就问自己:如果我就是我的那位偶像,这个时候我会怎么做呢?
他告诉我,每次这么一想,他就想象自己此刻正在被偶像“上身”,那些不想写,想拖延或者没灵感,写不下去的情绪就全部消失了。所以他才能在创业这么繁忙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写作。如今,也算小有成就了。
同样在沟通场景中,我们必须要有角色的信念感,不管今天我们是什么身份,职位是高还是低,在沟通过程中,我就是主持人,我就是中场发动机。即便我现在还不是贝克汉姆,还是可以先到这个位置上去。当然,我们的能力也会在一次次主动训练中得到提升。
生成这个意识,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我们的小情绪也能得到解决。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景:“凭啥啊!把锅都甩我头上?”“凭啥啊!每次都要我主动?”请你一定告诉自己:“不凭啥,因为你对自己要求高,你对自己的期许更高。”
节选 脱不花《沟通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