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该随俗

作者: 伊人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3:47 被阅读1次

        今天是冬至,一大早,手机里各种祝福不断,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无不提醒着你,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吗?不尽然。

        说实在的,来深圳之前,我对于这样一个节气是完全没有什么印象的,因为在我们那里,这个节气跟什么春分秋分、立夏立冬一样,不过就是一个节气,跟平常的日子没什么不同,甚至很多时候根本都记不起来。

        到了深圳以后,听到了“冬至大过年”的说法,知道了冬至吃饺子或汤圆的习俗,看到了冬至这一天大家互相发送的祝福,才慢慢开始知道在广东人眼里,这个节气还真的有那么一些不一样。

        昨晚,问起儿子今天有什么安排,儿子随口说了一句:“没什么安排,冬至嘛,就在家里过节吧!”这才发现,我们也开始过冬至了。

        大概,这就叫入乡随俗吧!

        这样一想,才发现来到深圳近二十年,我们母子其实早已入乡随俗了。

        记得刚来深圳的我,对这里的很多东西都很不适应:这里的人口味清淡,热衷煲汤喝粥,让我这个从小吃惯了酸辣咸的湘妹子直呼“要用理智吃饭”;这里的人要不说粤语,要不说客家话,普通话生硬得必须认真揣摩才能听得懂,让我这外来妹常常有身处孤岛的感觉;这里的人衣着朴实,不喜装扮,让我常常怀疑不是到了特区,而是到了山区。但是,几年过后,我爱上了这里清淡的粤菜,也开始学着煲汤;我不仅能听懂粤语,也能时不时说上几句;我还从广东人的朴实中学习到了敬业和务实。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吃必酸辣咸,言必普通话了。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入乡随俗”了。

        这种“入乡随俗”还体现在习惯了这里每年只有三个季节的气候,体现在适应了这里每天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体现在融入了这里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文化,体现在身为深圳人的骄傲和自豪里。同时,这座城市也以她兼容并蓄的胸怀拥抱着我们,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个地方的我们,来自不同文化层次和家庭环境的我们,来自不同年龄阶段的我们,我们在这里找寻着自己的方向,创造着自己的未来,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在这里,我们再也不会带着自己家乡的显著标签,因为我们都已“入乡随俗”了,都已深深地融进了这一块土地,重新烙上了深圳的印记。

        正是因为“入乡随俗”,我们各自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尊重、理解与交融;正是因为“入乡随俗”,我们才会相互碰撞,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正是因为“入乡随俗”,我们才能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正是因为“入乡随俗”,我们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地进步。

       

相关文章

  • 入乡该随俗

    今天是冬至,一大早,手机里各种祝福不断,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无不提醒着你,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

  • 入乡才随俗

    万圣节刷屏。重阳退让。作为好玩的人,我很喜欢万圣节。可是中国的万圣节似乎老是差那么点意思。扮鬼都绷着。还是消停过自...

  • 入乡还需随俗

    早上刷牙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家乡的一些习俗,有两句话想说说。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这些地...

  • 入乡难随俗

    谚云:“入乡随俗, 出水随弯。"只是习俗最难改。移民踏入异国他乡, 就是来宾访客, 旅居犹如寄人蓠下, 既陌...

  • 入乡要随俗

    老房子拆了要盖新的,盖什么款?原先想得很美满,但其实真正实施起来由不得自己。 受很多因素制约,乡邻友善地提醒我们:...

  • 入乡随俗还是入乡矫俗?

    朋友小叶是个北方姑娘,上大学时从北方来到了南方。小叶毕业后,留在了南方发展,并且认识了男朋友小张,小张老家在广东的...

  • 入乡不随俗的中国老乡

    昨天在脸书上看到一段视频,是关于一个黑人摩托车司机不知怎么惹怒了一位中国人,从视频上看,应该是在中国公司修建的公路...

  • 入“乡”随俗的自知之明

    今天总结会议圆满结束,顺便客串了一把主持人,过程也是懵了。一直挺不喜欢这种场合的,大家随意一点不好吗,但是也理解,...

  • 【6月28日】互联网早报

    1、入乡随俗,adobe开始变通 Adobe开了个微店在国内卖软件(此前2017cc版本只针对企业用户) 2、入乡...

  • 一个不会道歉的“原生家庭”

    古语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简单说,夫唱妇必须随,入乡必须随俗。可是,这都什么时代了,如果夫错了,如果乡俗有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乡该随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q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