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植物——蚊母草!
众所周知,长寄生虫是植物的大忌,轻则叶子枯黄,植株萎靡,重则茎叶被虫吞噬,最后一命呜呼。
而蚊母草却是个另类,如果没有长虫,它可能会做一株野草,度过平淡无奇的一生,因为被虫子寄生,所以它变成了一种神奇的草药,有了一个神奇的别名——接骨仙桃草。
(风摄于景山)蚊母草——玄参科婆婆纳属的植物蚊母草(Veronica peregrina L.),和现在遍地开着小蓝花的阿拉伯婆婆纳是亲戚。不过它们俩长得却一点也不像。
(婆婆纳,图片来源于网络)蚊母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才10-25厘米,通常长在田野、荒地,开着白色的小花,毫不起眼。如果不是蹲下去细看,你可能会把它当成野草,踩在脚下。
关于它的名字,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塞北有蚊母草,叶中有血虫,化而为蚊”,古人以为从它的果实里面爬出来的黑色小虫子是蚊子,但其实并不是,它是一种叫“直喙象”的小虫,有着长长的鼻子。(就长下图的样子)
(直喙象,图片来源于网络)这种小虫的寄生在蚊母草的果实中,跟着蚊母草一起长大,因为它的刺激,蚊母草的果实异常增大,形成迷你桃子一样的蒴果,实际上它是一种虫瘿。
(风摄于景山)在《本草纲目拾遗》接骨仙桃项下有这么一段记载:“一名夺命丹、活血丹,蟠桃草,生田野间,似鳢肠草,结子如桃,熟则微红,小如绿豆大,内有虫则佳”。
中午跟同事在单位的楼下,就发现一株已经结果的蚊母草。
(风摄于浙南云谷)掰开它的果实,果然可以看到一条金黄色的幼虫在蠕动,这就是直喙象的幼虫。
蚊母草作为药材,一般在春夏相交之际采摘,在寄生幼虫未成熟,果未开裂时采集全草,剪去根,除去杂质,晒干或文火烘干。
(风摄于浙南云谷)在《浙南本草新编》(续编)里面记载蚊母草有活血祛痰,止痛,止血,截虐的功效。它可以治疗咯血、吐血、便血;跌打损伤或内伤痰中带血和胃痛。
如果是骨折的病人,可以用蚊母草、半枝莲、万年青根、土大黄根、马尾松根各30g,鲜文殊兰60g,酒糟适量,捣烂外敷,用杉树皮固定包扎。
小小的一株野草,看似平凡,却有着它的独特之处。
我更佩服古人,能够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并利用它的特性,用来治病救人。
PS:喜欢我文章的读者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认识你身边的植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