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也常走神发呆,百无聊赖。虽然网络世界很大,但依赖设备,伤眼耗时,还没法亲身体验。
发呆时,休息一下。无聊时,思考一下。
眼前的世界一成不变,我就试着用想象给现实加上滤镜。用特效相机练一练,渐渐可以想象大概模样了。
然而,想象出的视觉效果,都来自我看过的,如素描风格、梵高风格、赛博朋克风格等等。久了,想象不出什么新奇的来,更是想不出什么原创的来。
于是,我换了个方式。想象自己在各种地方获得的视野。久了,无外乎是通过孔洞、水面看,高高地俯瞰,低低地仰视,各处平视之类。
于是,我再换一种方式。想象别人眼中的我。远处人眼中的我,想象起来没什么难度。顶多就是衣服颜色,身高体型姿势,再近一点,肤色发式衣饰,再近一些,到能看清脸了。
我发现,我想象不出。从不同人的眼里,我想象出的都是同一个大致的样子,即是我根据倒影,想象出的自己。
千人眼中,一人千面。于是我断定,我想像不到别人眼中的我,也看不到我。
那镜子照片和录像呢?我开始和自己较劲。
照镜子,不过是看个大概,看的还是镜子,知道了它能反光。而且这三种都一样,把个活生生的人拍瘪了,不过是在板子上想象片面的纵深。
那全息投影和蜡像呢?我做最后一搏。
我本人看起来像是那么高科技和富有吗?
于是我断定了,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
再者说,当局者迷。我是自己的局,自然也在自己的迷中。旁观者清。清不清的还两说,至少没迷在我自己的局中。
若我知道有人有心旁观,甚至于觉得我还值得议论两句,我定会好好感谢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