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产品已有功能增加一个新的入口。
同事反对说:这个功能通过**方法也可以完成,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多一个入口?
我说:不同的入口代表不同的场景需要。
同事说:那你给我证明一下用户有在这个地方使用该功能的需求吧!
我该怎么办?
——从已有的用户数据里找证据?还没有上线这个功能呢,哪来的数据。
——做用户调研问卷?且不说问卷设计可能造成偏差,更何况用户没有亲身体会过,估计给出的答案也是拍脑袋,不一定反应了用户真实的需求。
——放弃?可我真的觉得用户有这样的需求啊!
这样的纠结,几乎所有产品都会遇到吧。就像北冥乘海生写的那篇《产品狗的圣战》一样,每个产品人都要不断经历类似征战中的沉浮。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点石成金》(Don’t make me think)为我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ing)是指让用户使用产品(服务)的设计原型或者成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感受,以改善产品(服务)可用性的一系列方法。它适用于产品(服务)前期设计开发,中期改进和后期维护完善的各个阶段,是用户中心设计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可用性测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当时施乐公司下属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一个员工记录了该公司在Xerox Star工作站(Xerox 8010 Information System)的开发过程中引入了可用性测试的经过。《点石成金》的作者Krug认为:“争辩人们喜欢什么既浪费时间又消耗团队的精力。而通过可用性测试将讨论对错转移到什么有效、什么无效上,更容易缓和争论、打破僵局。而且,可用性测试会让我们看到用户的动机、理解、反应的不同,从而让我们不会再坚持认为用户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一样。”
Krug再三强调要尽早开始可用性测试,比如他说“测试一个用户比不做测试好一倍”、“早点测试一位用户好过最后测试50位用户”。换句话说就是,“Just do it”!
而且,为了促使大家尽快开始测试,Krug摒弃了复杂的测试流程,给出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可用性测试方法。概括起来就是:
1)项目前期进行“理解”测试,看测试用户是否能够理解产品的目标、价值主张、组织方法、运行方式等;
2)已有原型、甚至成型的产品后进行关键任务测试,让用户完成一些任务,然后观察他们是怎么做的。
3)测试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在不断的�测试和改进过程中发现并消灭大部分的问题。
对于许多人备受困扰的寻找目标用户的问题,Krug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关于可用性测试最大的秘密就是,测试对象是谁并不重要。利用你能够寻找到的任何人(满足最低要求),然后曲线上升”。
可用性测试为我们打开了理解产品的另一扇窗户,帮助我们走出自己可能狭隘的思路圈,真正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变成“说到做到”。无论可用性测试最后的结果是支持了我们原有的想法还是反驳了我们原有的观点,它都使参与者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为眼前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点石成金》全书都在传授设计一个具有良好可用性网站的秘诀,虽然是围绕网站来讲述,但很多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软件产品。这本书的英文名极好——“别让我思考”,一语中的地概括出了全书主旨、同时也是实现良好可用性的关键。有的书评甚至认为只要记住这句话,连书都不用看了。话虽如此,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不错描述,列举了实现良好可用性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下面是我为该书绘制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
《点石成金》思维导图可用性测试诚然是把利器,但产品人想要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地打赢“圣战”,还有很多路要走。愿所有的产品人都能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为优秀产品的诞生矢志不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