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 108 天分享
数据显示,人们每天大概50%的时间都放在了“紧急”的事情上。
经常听见身边有人说,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紧急的事情?或者好多人抱怨,看上去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是一年下来,感觉没什么收获。
如果你总是觉得“急事”一大堆,自己的成长时间很少,或者老是想着再快一点,心总是沉不下来。那么你要小心了,你可能得了“紧急事件成瘾症”。
01
紧急事件成瘾症
“紧急事件成瘾症”指的是大多数人把精力集中在需要立即见效的任务上,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紧急事件”。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对紧急事件“上瘾”呢?
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总是希望快速拿到结果,不太喜欢等待。
1. 你有没有打折甩卖你的时间?
在《人生算法》这本书中,作者喻颖正提出了一个相关概念:时间权。时间权指的是掌握时间给你带来的价值的权利。
比如你种了一片苹果林,需要三年才能结果。对于“贱卖”时间权的人,他们等不了那么久,于是很快就把树苗打折出售了。而能够坚持三年周期的人,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丰收果实,更收获了宝贵的特质——延迟满足。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无法把握住这种权利,往往因为“眼前的利润”,就把宝贵的时间权拱手让给了别人。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倒在了明天晚上。
02
要事第一

1. 何为“重要”?何为“紧急”?
首先,你要搞清楚,“重要”的事情是真重要,还是假重要?“紧急”的事情,是真紧急,还是假紧急?
重要性主要取决于这件事与你的目标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重要性也就越高。
如果你接下来一个月要备考某英语考试,那么在当前阶段对你来讲,备战英语就比学习日语要重要;如果你要锻炼身体,那么跑步与写字当中,跑步肯定是你要优先选择的,写字没法帮你减脂或者增肌(至少目前的技术达不到)。
紧急性主要取决于你当前事情的剩余时间容量。说白了就是离“截止时间”还有多远。
如果你正在备考两门考试,其中一门后天就考,还有一门一年后考。不用我说,你也会选择先准备时间更临近的科目。
2. 不重要但紧急
如果你的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比较多,我建议你放在一块,找一个时间一起弄。剩下的时间就不弄了。
很多企业家都有定时处理邮件的习惯,早上处理30分钟,下午处理30分钟,晚上处理30分钟。
如果你没有这种“定时收纳定时处理”的原则,那你每天都会很焦虑。吃饭的时候你也会担心,玩的时候你也玩不好。到最后还抱怨工作把你的时间都占据了。
抱怨没用,你得尝试改变。
人进入“专注”状态是有一定的过渡时间的,短则3-5分钟,长则10-15分钟。
试想一下,你来到公司,处理完一个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回到位子上,用了5分钟进入工作状态。刚进入工作状态,又冒出来一个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你总是抱怨你的时间不够用,你总是抱怨工作完不成要加班。除去客观因素,你自己身上,有没有一定的原因呢?
3. 不重要且不紧急
据我所知,我身边就有很多同龄人,刷视频,看剧、打游戏弄到凌晨一两点都是家常便饭,偶尔还来一个通宵。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一部分的时间占比肯定不会低。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我并不是不让你玩,相反,“玩”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你一定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视频、游戏等软件,起到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但是从长期来看,他们的长期效益几乎为零。
4. 重要但不紧急
这部分时间,相当于复利,前期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后期回报指数很高。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一定要前置完成。越拖到后面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完成得越糟糕。“拖延症”是催化剂。
以我自己为例,我之前每天学习和分享都放在深夜,每次弄完就十一点多甚至将近十二点了。不仅精神压力大,休息得晚对身体也不好。
所以我现在就改成了利用好早起之后的黄金时间学习与整理。
把一部分“工作内容”前置,越早完成,后面就能更从容地润色和修改,每天也不用那么晚睡了。渐渐就形成了作息与习惯的正循环。
有的人一天是从中午12点开始,有的人是从早上8点,前者已经比后者“少了”4个小时的时间,压力不大才怪。
有的人可能会问:“如果我白天没时间咋办,我只能晚上做呢?”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提前一天晚上完成第二天的事情,比如今晚完成明天的事情。以此类推。”
最后,如果对于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实在想不出来有啥,我建议你从“阅读与写作”开始做起。

03
学会说“不”
当你找到那些是自己应该重点“攻克”的事情后,你会发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在等着你。
我的建议有两点。
第一,优先做“正确”的事,再去做你“想做”的事。
看上去好像有点“反人性”。不过等你养成习惯之后,你会发现,“正确”的事慢慢融入了你的生活,你也逐渐开始享受它们了,最后你会觉得无比充实。
第二点建议,学会说“不”。
如果你的“正事”还没有完成,就要学会适当拒绝周围的“诱惑”。不用担心错过。“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等你逐步“升级”之后,你会遇见更好的世界。
有人说,成年人绝大多数的努力都没有意义,因为他早已定型。这句话我不认同。
只要你真正渴望改变,从现在开始一点点累积,就算不能成为一个名气十足的人,你也一定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参考书籍:
- 《人生算法》 作者 喻颖正
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 史蒂芬·柯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