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简文拾贝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作者: 无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1-04-15 06:35 被阅读0次
    • 兴对废,附对攀,露草对霜菅\color{red}{[jiān]}
      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

    • 山磊磊,水潺潺,奉壁对探镮\color{red}{[huán]}
      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

    • 驴困客方经灞水,
      鸡鸣人已出函关。

    •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
      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


    :依附。

    :攀附、依附。

    \color{red}{[jiān]}:一种茅草,又称菅茅、苞子草。茎可制绳,细叶可盖房顶。草菅人命,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歌廉:廉指东汉人廉范(宇叔度)。《后汉书·廉范传》载,廉范任蜀郡太守时,废除了以前为防火烛而禁止百姓夜晚点灯劳作的命令,只是要百姓多储水以备火灾。百姓觉得方便,都十分感激他,歌唱道:“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衣裳)今五绔(裤子)。”

    借寇:寇指东汉人寇恂。《后汉书·寇恂传》载,寇恂为颍川太守,他勤政爱民,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寇恂调任别的地方,颖川出现盗贼,百姓不堪其扰。一次,寇恂随光武帝刘秀路过颍川,百姓叩求光武帝:“再借一年寇君。”光武帝便把寇恂留下了。

    习孔:孔指孔子。习孔,学习孔子。

    希颜:颜指颜回(字子渊),孔门的高足弟子,儒家学派尊之为“复圣”。希颜,希望能学成颜回那样。
    希,仰慕、企求,希望达到某种程度。

    奉璧:完璧归赵,蔺相如的故事,见《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昭襄王说要用秦国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主动请求奉璧前往。秦王收下璧而不给赵国城,蔺相如设计取回和氏璧,终于完璧归赵。

    探镮\color{red}{[huán]}:晋羊祜的故事,出自《背书 ·羊祜传》。羊枯五岁时,有天忽然叫乳母去取他平时玩的金镮,乳母说,咱们家没有这个东西呀!羊祜立即跑到隔壁邻居李氏家,探手到东边墙壁边桑树的树洞里,拿出了一个金镮。李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儿子丢失的东西,你为何要拿去?乳母赶来,将羊祜讲的话说了一遍,李家十分悲痛,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说李家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

    公旦:即周公旦(也称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朝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

    仲尼:孔子的字。《史记·孔子世家》:上古的诗本有三千多篇,传到春秋的时候,孔子对其进行整理删除,挑选出符合儒家道德礼仪且文辞优美的共305篇,即《诗经》。

    驴困客方经灞水:唐代诗人孟浩然,见见《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伯乐马,浩然驴,孟浩然喜欢骑驴,明张岱《夜航船》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鸡鸣人已出函关:《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养有很多门客。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他在门客的帮助下想法脱身逃到了函谷关,但天色尚黑,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孟尝君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叫起来,关卡周围居民家的鸡也跟着叫起来。守门的关吏以为己到了天明开关之时,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就顺利地出关逃回了齐国。

    北塞:北方偏远的地方。塞,边界、险要之处。

    玄豹隐南山: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苔子妻》。陶苔子经营陶器,凭借贪盗致富。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听说南山有一只玄色的豹子,隐息在浓雾之中,七天不吃东西,想要使它的皮毛润泽,形成漂亮的花纹。至于猪狗之类的畜生,不加选择地见东西就吞食,飞快地长肥,就被人吃掉了。陶苔子不听劝阻,其妻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后来陶苔子果真罪行暴露被杀。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车万育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古汉语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四种声调,二元化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阴平或平调;第二声叫阳平或升调;第三声叫上声或上音;第四声叫去声或去音。这样一对照,我们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3)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1)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2)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3)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1)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2)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3)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1)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2)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3)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1)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2)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cr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