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头条,ID:翩翩翩,文责自负。】
世上没人可以陪你走一辈子,请你一定学会好好和自己相处。
和自己成为朋友
别逃避自己的痛苦
请把幸福的选择权
放在自己手中
遇见幸福的自己
做我以往不敢做的事
最终过我想要的生活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很多人都想探究的问题。其实,任何诚实、勇敢地去检视人生的人,都会发现:人生的尽头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我们终将要老去、死亡,花了一辈子去争取和建构的东西,最终一样都带不走。
而我们要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人生是场修行,五味杂陈,苦乐参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任何人、事、物,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逆来顺受。
最近看了张德芬老师再版的书《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对上述理解更深了。这是作者“面壁”修行4年,1600多个日夜的书写,字字血汗,泪迹斑斑,以经验教训自传式作品,分享自己的人生与痛彻领悟的蜕变之旅,倡导女性心理情感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逐渐找回内在力量,活得圆满和通透。
她虽然写的是自己的人生,却映照出每位读者的内心世界。她沉静有力地剖析自身的婚恋经历、亲密和亲子关系,写尽内心暗流涌动的秘密;她以凤凰涅槃的姿态,不惧以身试炼,历经种种遗憾却依旧怀抱热爱。
该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那么,如何爱,爱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内核。
1、女人最应该呵护的是“精神颜值”
可可·香奈儿曾说:“二十岁的脸是天生的,三十岁的脸是生活雕刻的,但四十岁以后的脸,是你自己造就的。”
每个人到世间行走一遭,除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独立的精神世界,是属于自己的。而精神世界的颜值,就由你自己塑造。你外在颜值的高低,由你的精神颜值映射,它是时光在你的脸上雕刻出来的气质线条。所以,女人最应该呵护的是“精神颜值”。
你每天喂给自己的灵魂什么食物?你看书吗?听音乐吗?自省吗?静坐吗?接近大自然吗?倾听自己的内心吗?诚实吗?善良吗?快乐吗?你每天的所思所想、接触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发散的是什么能量?你接触的人感觉舒服吗?这些都是培养精神颜值的指标,也都是影响精神养分的摄取因素。
到一定年龄以后,真正的颜值就在于精神颜值,外在的条件都已不重要的了。你的脸上,你的气质、你的气场里面都写着的,是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交往过的朋友、爱过的人、甚至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你的精神颜值一览无余地读出来。
比如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年少时就像一只丑小鸭,青涩、懵懂、自卑。她的父亲对她很严苛不允许她花时间在穿衣打扮上,也不许她多照镜子。还说“你每天花时间照镜子还不如多看书。”董卿就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以至于后来她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她表示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她说:“阅读是我睡前的必修课。”
所以,自我成长和灵性成长,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培养一个比较健康、好看的精神颜值。当你能够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自己为友,甚至爱上自己,那么你的精神颜值一定会大大地提高。
如今的董卿,通过自身的精神塑造,极大地提升了精神颜值,早已脱胎换骨般美艳动人,她浑身散发着知性优雅、温婉大气的迷人光芒,完美诠释了“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
常言道: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这个“人品”,就是你的内在,你的思想,你的精神颜值,它才是让人愿意跟你长相跟随的魅力根源。
所以,内心比红颜更久远,从今天起,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颜值,永远不迟。
2、学会先爱自己
真正的爱,就是不以负面情绪来回应所有的人、事、物。那些打着“我为了你,怎样怎样”的爱,表面上是为了对方好,其实是想在对方刷存在感和安全感,也想以此掌控对方,这是一种自我感动的自私行为。
爱别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你才有爱的能力去爱别人。爱自己其实就是一种把正向能量倒回自己身上的做法。
那如何爱自己呢?作者把它很具体地分为三个层面——
1)和自己的身体有所联结,爱自己的身体,倾听它的声音
这是最好操作一层。你的身体每天有没有在动,你吃的东西是否健康,你的身体得到多少锻炼,多少休息,你每天有没有倾听身体的声音?它在跟你说什么,你有没有收到它发出的讯号?
跟自己的身体联结是真正爱自己的一个方式,就是在你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去感受一下你的身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感受身体的振动频率。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能否感受你的身体某个部位的存在感?它此刻的感受又是什么?这就是回到自己内在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即刻。
2)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呵护内在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常见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恨6种。但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经过研究得出人有27种情绪,比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崇拜、欣赏、敬畏、尴尬、焦虑、渴望、怀旧、浪漫、着迷、同情、兴奋等。
面对如此多类的情绪,带给你电流般的感觉,所有的情绪需要我们面对和认可。当你沮丧、痛苦时,承认它,看见它,不要压抑和憋回去。否则,它会影响你的判断和行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情绪会来,就会走。愿意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把它当做自己的孩子,接纳和包容。如此,你会更自在,也更容易成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
3)和自己的思维相处,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思维模式
能够回到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之后,当有不好的情绪来临时,你要学会退后一步,去检视这种情绪和思想。由于成长的惯性,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行为和一些事情,用自己的惯有思维模式去诠释。而这种诠释,只会带来更多我们不喜欢的负面情绪。
情绪就像电台,有时候我们怎么调都调不过来,其实情绪受制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思想每天都在密切地关注我们,它也在掌控我们的喜怒哀乐。一件事情你怎么想,决定了你怎么看待它、也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情绪反应。这些都在电光火石之间,所以,我们很少有意识要去检视自己的思想。
只有扭转自己的想法,做正向思考,那朵乌云就会被镶上金边,事情自然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学会观察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照顾自己,才会真正爱自己。
因此荣格才会说:在潜意识里头,你没有觉知到的东西都会成为你的命运。就是说如果你随着自己的性子,随着自己的习惯模式去做事,没有觉知到更好的做法的话,就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写在最后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作者是张德芬女士,作为中国大陆心灵领域书籍的拓荒者和奠基者,致力于心灵潜修及写作。她将帮助每位读者摆脱生命的旧模式,跳脱出被他人、情绪、外境奴役的游戏,修炼和突破自己,实现真正的蜕变成长。
正如著名教育学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说的:德芬这本新书是她对自己的一次精神解剖,其中有庸常的困扰,也有颇具勇气的坦诚。在这里,她不是人生的导师,而是一个灵魂修行的样板,不完美,却异常真实。这份真实,是一面不走形的镜子,可以摆在每个人的面前,让人从中看见自己。
这本书可以作为枕边书,时时看,会纾解你的心气,它亲切,娓娓道来,就如同德芬老师在你耳边低语。看它,书名富有哲理,封面设计抽象唯美,插图精美灵动,排版贝联珠贯,简约流畅,文字优美感人,整本书散发出一缕馨香温柔的气质,却又透出一股女性的力量。
最后,希望我们在终将遇见爱与孤独的旅程中,不断提升我们的精神颜值,好好爱自己,做以往不敢做的事,最终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命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