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讲的是“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可是现在社会上的趋势却是“宁当凤尾不做鸡头”。拿我自己举例子,我是重点高中重点班吊车尾的学生,最后也确实考入了重点大学。似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但实际上这个理论真的对吗?
“等你上了高中,一定要像你萌萌姐姐一样,进快班,这样才能考一个好大学。”当年的我刚上小学,妈妈边给我扎头发边一脸严肃地说道。镜子里的我懵懵懂懂,只知道一定要听话,满足妈妈的所有愿望。她同事的女儿是重点班里的佼佼者,每当她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个念头都会在我的心里深植一分。很可惜,尽管我点灯熬油起早贪黑,没有天分依然是折戟考场。我以班级第三十名的成绩考入了那个“快班”,而班里一共四十个人。
自然,在小学和初中名列前茅的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老师们身上都有所谓的指标,天天都将“全市的眼光都集中在你们身上”挂在嘴上,对于学生的态度也泾渭分明,考试考的好的学生自然青眼有加,像我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不仅从不点我回答问题,连我去问问题也不会回答,只会推说“你的水平不用做这些题目”,一心想着把我踢出重点班;周围的同学卧虎藏龙,对知识的理解一点即通,还往往多才多艺,根本就不是我这种小镇做题家能够望其项背的;周围所有人都对我寄寓空前的期望,以为已经一只脚迈入清北的大门,而我除了陪笑什么也不能做;学校的作息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下课,一切都对标衡水中学……我天天像个罪人一样活着,亲眼看见我的成绩在名单上一点点滑落却无能为力,夜里无数次泪水打湿枕头,却连出声都不敢。
待选科时,我的成绩已经到了全校三百多名。这个名次放到普通班也是泯然众人,我根本不奢望能留在重点班,心中还默默许愿赶紧到普通班去,不要再受这个罪了。可是当我看到每天陪我熬到十一点的妈妈到处托关系一定要把我保在重点班时疲惫的双眼与充满希望的眼神,我却怎么也张不开口。当学校的广播里念到我的名字,宣告我依然留在重点班的那一刻,我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之后的高中生活痛苦到现在我已经上了大学也不愿意回想。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凭借着毅力我竟然几乎不打盹,当下课时大家都在补眠,我依然在奋笔疾书;全年几乎没有休息,连过年我也只休息了三天;市面上所有我可以见到的卷子我都做过,错题本粘上再撕,撕了再粘,到最后做了四个版本……我看见我的成绩如笋般艰难而细致地向上攀援,但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反而我一天比一天痛苦迷茫,白天在人前笑语晏晏,夜里在被窝偷着哭着学习学到昏睡过去,我几乎怀疑自己已经精神分裂。
到最后的高考我成为了奇迹,高考成绩比一二三模高了将近一百分,中流985任我挑选。这个结局或许是所有家长喜闻乐见的,“只要结局很好中间付出多少都可以”。但是我宁肯在普通班芸芸众生,哪怕最后随便考一个本科,因为这段创伤永不平复。而我真的是普适性的例子吗?那个让我妈妈那样羡慕的“萌萌姐姐”,高考失利只去了一个普通本科;当年中考的全市第一精神失常,我们都没有了她的消息;有一个同学因为压力太大失语,今年已经复读了两年,次次考试都故意答白卷;前两个月我得到消息,有一个高三的学弟猝死在班上;我们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三四个人都做过有同学跳楼的噩梦……
所有的“教育资源好”“优秀的同学将来都是你的人脉”“氛围好纪律强”的理由,在这些悲剧面前都不堪一击。如果我们“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的人生是为了快乐,那么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才是正确的,因为人的本性就不是为别人鼓掌,而是站在高处。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不是牺牲了短暂的快乐那么简单,也不是每一个上高中的人就非得吃这个苦。我们的性格已经扭曲,青春黯淡无光,如果心智不够坚定,身体素质不够强,可能会成为终身遗憾和悲剧。
当我们毕业踏入社会,我们将会面临职业的选择,家庭的组建,我们是不是还要按照这种逻辑,继续“力争上游”,哪怕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一生将这样度过,当我们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人生没有高光时刻,全都是压抑时分,这种好强没有必要。
我一直觉得,人生的意义是快乐,我们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快乐地生活。凤尾也好,鸡头也罢,如果违背天性,丢失初心,甚至有身心不健康的风险,我们不必去做这种牺牲。因为人生很长,快乐本来应该很简单,不要把人生过得太复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