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曾回过一次母校,老友临时有事没能同行,于是便一人前往。记得当时是三月底,还数早春,气温还算适宜,既然是故地重游,那从出行方式上就如同以往般,乘坐火车,还有专属的一路公交。公交上的站点播报还是和几年前一样,终点站就是母校,在终点站到站时,手机录下了终点站的报站音,现在还存于手机中,偶有回味。当时是选择下午临近傍晚到的,所以在校门口先安顿了住处,晚上回到学校食堂吃的晚饭,饭后轻装简行的校园闲逛,飘起了小雨,随身带了雨伞,便不受影响,或许是傍晚落雨的缘故,校园的人不是很多,只身漫步雨中,还没有翌日的那种闯入感,走过操场,进了图书馆,去了自习室,带了纸笔,就在自习室写下了些许文字,感受着那种只有在学校的那种伏案自习之感。或许这次独往,倒是能够安静沉浸其中,如此倒是常有所感。
第二天,定的是下午的车票,所以行程不是很急迫。上午八九点钟,雨停了,但还是有些许寒冷,于是东西校区都走过一遍,期间碰上上下课期间,一下子涌出的人流来往于东西区之间,就在此刻,于心底生出了一种隔离感。虽然我于涌动的人流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内心却不断地在暗示着我不再属于这里,我是一个时间乱流里的闯入者,就那一霎那,空气之中的肃杀之感更浓了一分,我发觉我望向人流的眼神有些游离无措,不知何处安放。而我在原地驻足停留了有三四分钟之久。虽然,我还清楚的记得关于校园的很多人和事,但毕了业,这一切都成为了记忆,而不再是生活的日常。之后的拍了几张校园的照片,也没有遇到过熟识的朋友,到此便结束了这短暂的故地之行。
转身之后,返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中,这一行,除了当时返程途中写下过一篇文章之后,便没有再提及过多。或许那时才真正意义上的懂得了母校二字,回不去的才是母校,也属于人生路途的匆匆过往,而人生的这趟列车还在路上,疾驰向前,不停地挥手告别着一些人和事,而我们都明白,这些我们都无法再触及,偶有回首,浅尝辄止即可,毕竟时间的车轮在人生的轨道上,从不为任何事而停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