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的孩子大多年龄仿佛,今天这家考上了本市最好的私立学校公费生,明天那家成绩年年下滑,正消极厌学闹情绪……在大家的碎碎念中,我常常默默勾画着我家小宝几年后的形象,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面对孩子的心态和情绪。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成绩不佳的小孩儿就是因为贪玩懒惰。实则不然,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而个体差异带来的挫败感、父母师长给予的关怀与抱怨的程度、个人调节能力的强弱……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境与成绩,所有的影响也将愈演愈烈,在高中也许是最为艰难的阶段,对孩子也是对父母。
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面对困难时调整心态的能力,以及将来与父母关系的亲疏。
如何顺利度过,肯定没有固定公式。我身边倒有个很好的故事。
有个年龄大些的同事,生活随性,好吃好玩,孩子的成绩却很好。同事常常自夸说,他培养出了个名校研究生。而他的孩子却笑回说,你培养我啥了?究其原因,这个孩子是聪明,但是她更努力。从小学起,她就自己规划学习任务,学习是她一个人的事。而父母给予他的,是学累了就休息吧!是考试考砸了也没关系呀!是想玩啥就玩点儿啥吧!看似对学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实则却是满满的爱,慢慢地铸成了对孩子毫无压力的生命基石!
孩子毕竟是孩子,阅历浅薄。所以主动权一定要握在父母手里。
首先千万不能嫌弃孩子,孩子也就不讨厌父母,这样才有了第一步,沟通。
在沟通的基础上,孩子累了就提醒他休息,不开心时就同情安慰他,遇到问题就一起制定实施应对的办法。
应试教育的这12年。孩子不容易,家长也不容易。高中三年是最后的三年,是最难的三年。也许,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就是远走他乡的开始。站在那一刻的点上,再回头望,是不是会觉得应该倍感珍惜呢?
在设想过后,我心头倒生出了些小感慨。无论孩子在几年级,都要多给他一些爱和理解,多些帮助,少些抱怨。慢慢积累起来的爱与理解,能帮他顺利渡过高中,大学,甚至更高更远的人生路。
由于疫情在家不能上学,儿子变胖了,我用手戳着他肉肉的脑门儿,现在的他还算听话。不过这个小人儿最近时常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作为他最信任的人,我尽量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接纳或否定这些意见,平视他(虽然常常感觉他很傻很可爱),尊重他,不滥用父母的权威。
希望可以永远做他的朋友!
未来的会遇到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能掌控的也只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选择。播散出多一些的爱,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发挥出生命固有的力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