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写作治疗课上,有同学反观自己每天清晨起来就开始为日更焦虑,希望老师给到一些答复。
老师质问日更的意义,她说她不理解为什么要日更?老师建议每天自由书写就够了,说写出作品需要时间去酝酿,而且修改也是个巨大的努力和消耗,一天一篇好文章是不可能的,从主题的思考、构思、拿出草稿,再到修改完成至少要有2周时间。老师说每天日更无法保证文章的质量,为了写而写拼凑的文字会给人带来羞耻感。
我个人的感受是,老师是大作家,出版了5本书了,以前也是在报社工作,所以她的位置和我们写作小白不一样。日更对她来说肯定意义不大,而且她期望学生写出有质量的文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信心和爱。
老师鼓励同学去思考:为什么我要日更?为什么我要把每天写的文字给人看?
我觉得这个角度很好。确实每个人日更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发心是不一样。
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主要是练笔,让自己保持书写的习惯。我第一次挑战日更就是是为了跨越羞耻感。当时我觉察到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是我写作路上的拦路虎,为了克服它,我决定日更,哪怕觉得自己写得再烂,也要坚持写。但是写到100天,就跑不动了,觉得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了,就选择放弃。
之后随着心灵成长,我发现自己放弃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完美主义的在作怪,觉得日更的文章必须有意义,为了跨越自己的这个心魔,我今年初又开始日更,给自己设的目标是365天。
我也有有像同学那样早上起来就焦虑日更的日子,说实话,挺难受。当这个难受让我不堪忍受时,我会停下来感受自己的这个焦虑,体会它的原因,多半都是因为我的执念“我一定要写好”,这个时候,我会提醒自己日更的目的:练笔。跟自己说我允许自己写出垃圾。其实,往往是因为当时心情焦虑,觉得自己写得差。过段时间回看,其实并不是那么差,有时还觉得挺不错的。而且有时候书写完后,感觉梳理自己的生活、心情,给自己带来一种通透感和秩序感,感觉特别的舒服,
现在日更焦虑基本是轻量,虽然依然会给我带来不适感,但它也是推动我每天动笔书写的动力,当我想偷懒,或者想放弃,或者事情多,感觉累想放弃时,想到日更自己365天的目标,想到断更了自己200多天的努力就白费了的时候,就会有动力出来让自己写作。
所以,当日更有焦虑时,不妨就写写自己的焦虑,看看背后的原因,其实这也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好机会。毕竟自我是大于写作的,作品是我们创造物,有时候好,有时不好,很正常的。对于我来说,多练多写本身就是目的,也是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