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个视频,是对NLP六种理解层次的讲解。
可以理解为,身处不同思想层次的人,面对事情的时候怎么应对,取决于他们如何去理解或看待这些事情。
而人如何理解事情,又取决于他们内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NLP里,有六种理解层次。
层次一:抱怨(本能),遇到事情,首先是抱怨,他们认为是环境出现了问题,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所以他们不懂反省,只会保持自负的僵化姿态,不愿改变。
层次二:努力层。认为自己可以做点什么,相信只要去行动,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相信努力的作用。
层次三:能力层。发现努力还不够,还需要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这个层次更多考虑能力技术层次,属战术层,认为“把事情做对”很重要。着重于解决问题。“我该怎么样做好这件事情?”
层次四:选择层。认识到选择更高于努力,“这件事情值不值得我去做?”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在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开始取舍。到达战略层面,“做对的事!”受到自身的价值观的影响。
层次五:身份层。开始真正觉醒,考虑“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哪里?(即这辈子我要怎么过?)”这些问题。当对自我的身份有了这样的思考后,那么在层次四的选择层面,就会清晰容易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层次六:精神(使命)层。有了自我的觉醒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始考虑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能对社会和他人,对身边的人做些什么?贡献些什么?会出现一种使命感。这个层次的思考是“利他”。
这个理解层次的前五个层次,都有很强的共鸣。因为这些问题也都是过去自己一路思考下来的,所以觉得非常亲切,很容易就把框架理解了下来。原来我们的思维层次可以这样分类,也就专门写一篇来系统地整理一下。
感觉自己现要突破的就是努力到达精神层次,所以要在努力层、能力层、选择层、身份层好好夯实自己的思维方式,确保能做出最适合、合理的行为,以维护最终的精神层次的决策和方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