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女儿放学回家,我问其作业情况,她说没有其他作业,只有一项最难的,我问:“作文?”她点头说是。
我鼓励女儿不要惧怕作文,大胆去写,妈妈来帮你修改完善。
说实话,学习语文最大的用处,回头看来,我觉得就是识字和写文章。
女儿说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我和XX过一天。
挺有意思,教材和老师引导学生可以写和白雪公主、孙悟空、黑猫警长、神笔马良……,基本都是经典的角色。
我好奇地问女儿,你想和谁过一天?她说:“我想和小舞过一天”。
我哈哈笑了,她敏感地觉察到我笑的另有含义,问“妈妈怎么啦,你笑什么呀?我们班某某还说他想和唐三过一天呢。”
我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斗罗大陆》里面的小舞,可是万一老师不知道她是谁呢?你能不能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形象?”
女儿:“可我就是最喜欢小舞啊!而且课堂上老师问了好几个同学,问我的时候我就说想的是小舞,所以我要写小舞。”
我心里偷偷问自己:难道这些经典著作不如斗罗吸引人?老师会不会觉得女儿是一个追剧的孩子,家长没做好?
然后对女儿说:“好吧,妈妈知道你是真心喜欢小舞。你说的也没错,写文章就要写自己真心喜欢的,才能写出来真情实感。是这样吧,你时间允许的话,写两篇,一篇是写小舞,一篇是写一个大家熟悉的形象。就像妈妈,也给单位写文件啊什么的,也给自己写一写心情、生活之类的文字。”
乖女儿点点头答应了,但执行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她按照老师指导的写作提纲,写了作文纸3页,已经10:30了,我给她批改、删除、润饰、讲解一番操作后,她开始正式誊抄。估计更晚了。第二篇应该是遥遥无期了。不过经过我辣妈之手编辑加工过的小朋友作文,应该不至于入不了老师的法眼。就这样吧,一开始不能要求太高。
从我自身经验和观察女儿成长步骤来看,三四年级作为作文的启蒙阶段,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时候非常需要有质量的引导,非常需要孩子真心去大胆表达。即使小舞不是老师和我心中期待的选择,但这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她选择的她才有信心写,才有动笔的动力。如果我给她换了让她写,即使是为了她好,即使是为了讨老师一个高分或者夸奖,但如果女儿她自己心里不情愿,想象力和自信心估计也受挫。
写批改作文的育女心经应该有好几篇文字了,说实话,指导女儿习作,让我有点儿自豪感和价值感,还经常口若悬河地将经验分享给其他宝妈。让她们一定注意在这个年龄阶段耐心辅导孩子作文。
昨天一位同事,数学编辑,问我给孩子买了什么作文辅导书好呢?我先是一愣,什么?作文辅导书?不知道啊,没有啊,压根儿就不用买。自己下功夫好好辅导、引导。
她说:是孩子没空看吗?
我想想,倒也不是。女儿看课外书可是一天一本的节奏啊。二三年级时候给她买过一套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的作文书,她压根不看。后来我翻了下,好像范文质量确实一般。而且自己辅导孩子的作文,因为文章贴合女儿的实际,反倒觉得辅导出来的作文比作文书上的范文更有味道、更接地气。
我想起我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辅导书。每次作文,我抓耳挠腮之际,母亲都会在昏暗的灯光下启发我,给我出主意。比如有一次写《我们村的新鲜事儿》,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写啥,因为落后的农村犹如一头老黄牛几十年不变,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儿或者变化,农民的新鲜事儿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八卦,那些当让上不了场面。最后在母亲的协助启发下,终于决定写村里准备修路,其实也只是听说和计划,在我小学毕业村里的路都还是土路。
后来,我软磨硬泡让母亲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模范作文》,一下子不用抓耳挠腮了,而且不用总是请教母亲了。我将这本书用到了极致,我拿到老师的写作任务,会第一时间在这本书中寻找同类作文,然后选择合适的段落,抄写还是仿写,都被我运用的很是娴熟。最怕的是老师布置的习作,在这本书中找不到同类。
现在想来,当时这本书帮了我,帮我走了捷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惰化了我的思维。所以对于女儿,我觉得如果没有书,她能够每篇习作都自己去动脑动手,也许反倒是好事。毕竟有我在背后还能指导。如果真的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再去辅导书中找材料、去度娘那里问问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