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说,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01 一只小玩具,带来大争吵
这几天,同事小李显得很不开心,起因是家里4岁大的孩子冉冉总是不注意收拾玩具。不仅如此,每当冉冉因乱放玩具而找不到时,还习惯于求助于父母。
本来在班上已是业务缠身的小李想着回到家能看会儿电视,读会儿书,放松一下,可经冉冉这么一闹,压抑的心情随即被再一次点燃。
一天晚上入睡前,冉冉再一次没将玩具车从床上及时拿走,结果,不知实情的小李躺下后恰巧被玩具车硌着了,一边疲惫之极想睡觉,一边却遭到了如此“待遇”,气不打一处来的小李顿时把冉冉痛批了一顿,而冉冉也倍感委屈,冲着小李嚷:“总是让我把玩具拿开,到底往哪儿拿,你也不告诉我啊,除了看手机,再就没有别的。”
听完冉冉的委屈,小李顿时不吱声了,默默地和冉冉一起将其它散落在地上如同摆摊一样的玩具,一一摆到了整理架上,放到了收纳箱里,而后,没过多长时间,两个人很快进入了梦乡。
孩子不会收拾个人物品,不按时间吃饭,换下来的衣物随意丢弃,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没能做好,在一些父母的眼里,认为这是年龄的问题,长大了,慢慢地就好了。
实际上,4岁冉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孩子缺乏秩序感、或者秩序感被破坏。如何呵护孩子恰如其分的秩序感,让孩子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能变得日益有序起来?接下来,以“构建孩子的秩序感”为主题,与家长们分享一下心得,以期为家长在孩子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培养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借鉴。
02 “秩序感”,孩子联通内外世界的初始“规则”
“秩序感”,见于李群峰所著的《儿童行为心理学》,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顺序,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事物排列摆放,以及对环境中的规则、要求的感知,并在行动中能合理安排顺序、自觉遵守规定的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秩序感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的秩序感,指孩子如何去体验周围的环境;另一种是内部的秩序感,即孩子将环境中建立起的秩序感内化成一种心智。
当这种心智形成时,孩子的秩序将不依赖具体的感官,即使不用眼睛去看,他也能记起大部分生活物品的摆放,同样,做起事情来也更有条理。这也就是说,外在秩序感的建立,能够促进孩子内在秩序感的养成。
孩子的秩序感,尤其是6岁之前,都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我们家长,一是不能破坏,二是帮助构建。
秩序感发展好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怎么做,谁先做、谁后做;而秩序感发展不足的孩子会东一榔头、西一棒,需要不断督促和提醒,生活混乱无规律。秩序感发展良好的孩子长大后能轻松规划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效率;反之则会荒废光阴,影响生活质量。
也许大多数父母并没有留意孩子秩序感的养成,但是,对于孩子缺乏秩序感的表现并不陌生。有时候,孩子会无缘由地陷入烦躁,无论父母怎么哄劝都没用,这个时候,很可能是孩子在对生活秩序的一些安排表示抗议;大一些的孩子,经常表现得丢三落四,做事没头没脑,这也是孩子秩序感没建立好的表现。
那么,当孩子先天所具备的内在秩序感体现在外在,又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自我”要求周边环境
孩子出生后,周围环境中的固定陈设通常会渐渐成为他(她)生活秩序的一部分,此时儿童的“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
蒙台梭利在其《童年的秘密》里举了一个例子,讲的是一个出生大约六个月的小女孩,因为进来做客的一个妇女顺手将伞放在了房间的桌子上就大哭大闹起来,直到她的妈妈把那把伞拿走,小女孩才逐渐安静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发现某个东西脱离了常规放置的地方后,可能还会亲自动手把它还原到应该的位置。支配他这种行为的也是秩序感。
2、固化物品归属权
不少家长会有这样的经验:爸爸的拖鞋,如果妈妈穿在自己脚上了,小家伙就会显得非常不满,非要妈妈脱下来还给爸爸才可以;爷爷的小凳子,如果爸爸不小心坐在上面了,小家伙就很不感冒,直到把爸爸赶走,把凳子还给爷爷…..这样的场景,在一两岁的孩子身上尤其明显,通常会屡试不爽。
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会对特定物体的归属十分敏感,认为家里的什么东西一个物品是属于谁的,就是谁的,其他人不能动用,否则,就是破坏了事物存在的法则,值得他去纠正和维护。
3、习惯事物既定程序
孩子习惯了事件发生的特定程序之后,就会渐渐偏好那种安排,一旦被调整,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比如,有一个孩子,每天妈妈送她上幼儿园的路上,都会在楼下买一个包子,可是有一天妈妈因为急着送园,忘记买包子了,孩子就莫名其妙地大哭起来,直到妈妈返回原来卖包子的地方,买了一个包子,重新按照常规的程序送他入园,他才安静下来。
正如开头孩子冉冉那样,已经习惯将个别玩具放在床上,只不过同事小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因为入睡前补玩具车硌到了,才开始指责冉冉而已。
总之,正值学龄期前后的孩子,由于自我中心思维的存在与逐步形成,往往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事物的发展规则之上,会对特定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有所期待,一旦事情的发展有悖于自己的预期,在其不可逆思维的作用下,就会感觉对外界的掌控感失去控制,从而引发内心的不安,甚至就此出现哭闹、撒泼等执拗行为。
03 为什么要呵护“秩序感”,它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秩序感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质。有过几年带宝经验的宝妈们或宝爸们应该能发现,孩子们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就开始表现出对秩序的喜好了:习惯把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通常是他第一次见到某物放置的位置;喜欢按照惯例做事,如做某事的地点、时间、流程等必须保持一致等等。
于是,在这些小脑袋瓜里,雨伞要放在门口,上车一定要妈妈开门,出电梯时必须走在大人前面……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直观印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非常好的秩序感。你看他的书包,各种学习用品、书籍、试卷,会摆放的井然有序。他的桌洞也是,需要什么资料,随手就可以找出来,效率非常高。
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总是哪里都乱乱的,找起东西来,半天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浪费了时间不说,还心情不好。长此以往,肯定影响学习效率。
这就是秩序感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有以下4点:
1、秩序感是安全感的基础
幼儿对秩序的追求和大人不同,程序被打乱,东西没放对位置,大人顶多感到不舒服。但对追求秩序感的孩子来说,会刺激他们产生不安、焦虑的情绪,给孩子内心带来意想不到的痛苦。
在他们看来,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在这样有序的环境中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内心才会觉得足够安全。
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人的安全需要时指出“儿童在安全方面的另一种表现,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生活节奏。他们仿佛希望有一个可以预测的有秩序的世界。”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
2、秩序感是道德感的基础
因为对环境和生活的秩序有所要求,在孩子眼里,凡事都是有对错之分的:东西摆放在这个地方,就是对的,摆放在那个地方,就是错的;爸爸的东西,爷爷不能用,妈妈不能用;有人按门铃了,应该我来开门,你开就不行……这类对于事物存在格式和发生秩序的要求,虽然机械,却是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也是其道德感的基础。因为道德正是人与物、人与人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
之前,单位的同事小A给我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说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过后,对男女有别的意识明显提高了。有一次放学后,孩子拉着小A的手非得让小A分别做出一个男女标识出来,并理直气壮地告诉小A:“男生与女生是不一样的,你帮我做个标识出来。到时候我要使用它。”
没过多长时间,小A将标识做好后,孩子拿着标识走到卫生间跟前,将“女”标识贴到了门上,尔后走进了卫生间,回过头来,孩子又补充了一句:“女生去卫生间的时候,男生是不能进的。”
你看,正因为有了初始的秩序感,孩子才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异性之间都是有差别的,而这种差别更多地体现在使用物品与场所,谁先谁后,谁只能独立使用而不能与他人共享等方面。
3、秩序感是掌控感的基础。
孩子们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触摸等,将这些感觉到的印象,转化为知觉认识,逐渐建立起内在秩序,从而让自己真切地感受到个人对外在的环境产生一种内在的“控制意识”,进而能够更加关注到他(她)认为所能控制了的一些物品摆设与生活场景等等,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
而外在环境的有序或者混乱,会直接影响内在思维的条理性,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杂乱不堪,或者大人做事没有头绪,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个“小邋遢”或者做事无规律,乱摆放的孩子。
记得中央电视台曾推出一档有关孩子成长的《解读孩子的敏感期》系列节目,就在关于秩序敏感期这一集呈现了这样一个片段:在幼儿园里,一位小姑娘,即使在周围小伙伴嘈杂、混乱的生活节奏中,也能自然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按照幼儿园生活的时间安排,自觉地按时吃饭、看书、自由活动、午睡、起床……这种条理性的背后,就是得到充分呵护与尊重的秩序感。
4、秩序感奠定了孩子日后的基本品格与素质
孩子维护秩序的行为,并非只会让家长头痛无奈。顺应好了,好处自然看得见。譬如:垃圾必须扔垃圾桶里,过马路一定得等绿灯亮了才能走,别人的东西必须物归原主,全家总动员大扫除、分类整理东西……
有序的工作可以给孩子带来平和的满足感,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制力。秩序成习惯,习惯变自然,一个懂文明有教养的天使宝宝就在父母的尊重和引导中妥妥诞生了。
由此看来,秩序感发展良好的孩子可以进一步诸多外在力量的“加持”,长大后能轻松规划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效率,可以给孩子带来平和的满足感,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制力,真的是好好多多。
有朝一日,当孩子能够独立地按照他(她)的方式主动收拾物品、摆布生活节奏、形成为人处事的小“规范”,便意味着养成良好的秩序感了。
04 把握3个原则,唤醒秩序感,“邋遢王”变身“小管家”
孩子的秩序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那么,教养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孩子的秩序感,并因势利导,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呢?以下3点原则需要把握。
1、自主原则,注重自主启发,让秩序感自然萌发
我们知道,宝宝生来是有秩序感的。通常来讲,如果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会比较愉悦和舒服,而,如果在一个杂乱无章或者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宝宝就会哭闹。
父母应该如何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在做好环境方面的准备后,用充分的理解和耐心的陪伴,等待孩子心中的秩序感自然地萌芽,而不去过多地纠正和责难。
也就是说,在培养孩子秩序感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不要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秩序。
但在与孩子实际接触过程中,我们常常不够重视这一点。甚至直接用权威来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习惯去做某些事。这样的经历多了,孩子内在的秩序感就会逐渐被权威取代,于是因惧怕而服从,丧失安全感。
比如,一个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玩折纸游戏,而做为父母的家长因为已经很晚了,担心接着玩会影响白天的工作精力,于是便叫停了孩子的折纸游戏,显然这不是一个明智之举,长此以往,必然会在孩子内心中形成一玩折纸游戏就会被叫停的“强制信号”,进而失去了对玩游戏的兴趣。
正确的做法是当看到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做为家长要迎上去,陪伴一会,尔后采取“注意力转移法”,比如,选择入睡前讲一个故事,为孩子冲一杯热牛奶等,让其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来,效果较好。
所以说,当孩子出现维护自己想要的秩序时,爸爸妈妈就尽量满足他的小小要求吧,对他(她)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事,而当他(她 )所要维护的秩序被满足时,我们再引导其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转移的地方,也不迟。
2、顺序原则,构建有序环境,让秩序感茁壮成长。
秩序的敏感期到来时,我们应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幼儿的秩序敏感性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品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因此,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平常日里,定时清除家里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分门别类整理物品。要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可以领着孩子一起做家务,诸如,抹桌擦地、收纳玩具、整理衣物,让孩子看到家从凌乱到整洁的过程,多鼓励孩子参与这种劳动对孩子非常有帮助。
而对于孩子自己的物品,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变换它们的位置。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有太大的改变,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居室、生活环境等等。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要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得孩子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也能够学会建立秩序,比如带孩子打滑梯,做游乐设施,都需要排队进行,这就会让孩子懂得秩序的重要。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需要为他们积极构建有序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有序,来促使有序感的建立,这不仅能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3、持续原则,形成规律,让秩序感保持常态
儿童发展专家克莱尔·勒纳曾经说过:当有一些可预测性和常规性时,它会让孩子们感到更加安全,而且他们那个时候往往表现得更加平静,因为他们知道会发生什么。
实际生活中,孩子可以掌控的事情很少,但当孩子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可预测的东西,比如: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起床、睡觉等等,孩子就会感到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所以,为了让孩子内在的秩序感可以长久保持,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每天尽量保持相同的时间,如:起床时间、午睡时间、就寝时间、进餐时间等等。我们也可以把时间表打印出来,这样会更直观有趣一些,孩子也能经常看见,对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心里会更有数。
制定完时间表,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去,如果一天做,一天不做,那对孩子来说,这份表其实也没什么用。只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掌控的节奏,那他才会自己去遵守纪律,在有秩序的反复实践中,他们的执行能力和独立性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做为父母的我们也会轻松许多。
每天有规律的生活,还会让人的精神状态更好。 我们做家长的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假期里乱了作息,躺到中午起床,浑浑噩噩地刷刷手机追追剧,一天下来没干啥事,却觉得更无聊疲惫了。反而一早起来,按时吃饭,把想干的事都干完了,心情更加舒爽。
蒙氏教育理念中就很注重通过日常规律的形成来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老师每天会安排孩子们做两次卫生检查,看看教室的角角落落是否干净,各种物品的摆放是否整齐,并让他们练习各种清洁工具的使用。
通过每天的日常练习,来养成和固化孩子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习惯,孩子在小的时候,更容易被周围环境感染,所以,这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语
孩子生活杂乱无章、缺乏秩序,从来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过错,相反,这正是父母没能很好地呵护与维持孩子内在的秩序感所致,为此,需要我们父母着力把握好3个原则加以改善:
一是自主原则,注重自主启发,让秩序感自然萌发。事物发展的初始状态,往往都有其内在的固定模式,不干预、不打扰便是最好的维护。
二是顺序原则,构建有序环境,让秩序感茁壮成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外在的环境对内在感觉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不可不重视。
三是持续原则,形成规律,让秩序感保持常态。秩序感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坚持,长此以往,才有成效。
参考文献:《时尚育儿——说说孩子的秩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