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吃饺子,耳朵要冻掉。”
这个美丽的传说,我小时候就听过,相信你也不会陌生。
不过你知道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立马百度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个传说和一位古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就是,张仲景!
在下狂派张仲景
这是我找到的最帅的一张张仲景老师。
但实际上,这位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常为百姓除疾医病的“医圣”,在史书上的形象要慈眉善目得多。
我是博派张仲景
其何许人也?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要知道这位中医学的奠基人怎么就成了饺子的发明者,还要从张仲景老师在长沙任太守时说起。
不,准确地说,
是从他老人家从长沙告老还乡之后,
回到老家南阳时说起。
张仲景回到老家南阳,正好赶上了冬至这一天。当时老家正伤寒流行,穷苦百姓忍饥挨饿,病死的人有很多,再加上寒风凛冽,更是有不少百姓耳朵冻烂了。此情此景对张仲景触动很大,虽然他回家之后前来求医的人很多,但是他心里最牵挂的,还是那些冻伤耳朵的困难群众。
于是,他开始向穷人们舍药治伤,而药的名字就叫做:“祛寒娇耳汤”
发现了吗?
这几个字中,已经包含了饺子的史前名称,
“娇耳”。
焦耳:Excuse me?
这“祛寒娇耳汤”的“汤”采自古老的汉方,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而这“娇耳”已经和咱们现在吃的饺子差不多了,只是那时候可能被包得更像耳朵?
这种就和耳朵更像了一些
在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最终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这就是张仲景和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此后,人们用热气腾腾的饺子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事迹,时间也选在了故事刚开始的那天——冬至。
“医圣”真是妙手仁心,真是令人感动。
所以,冬至不吃饺子,
你还是不是人?
这个卖点自然也是各家饺子店进行促销的绝好机会,我楼下的这家饺子店,自打一进了12月就摆出了“冬至,吃饺子”的牌子。
但是他们家这个牌子立冬时(一个月前)我也见过,除了字换成了“立冬”,其他的一模一样。
当时我觉得哪里不对过,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耳朵,我还是吃了饺子。
现在,我觉得自己的感情被伤害了。
所谓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的仅仅是冬至而已。
关注坤之歌,关注女性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