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总要思考:大学毕业,我该回乡抱“铁饭碗”,还是在京闯荡,进企业或创业?
选择铁饭碗,也许更安逸些,但去大城市,去竞争激烈的地方,去市场化普及的地方,那里机会更多,你将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打拼的天地。
小D毕业后回去了县城中学,月薪3000+,永远上不去,也下不来。如今,这位教书教了一辈子的老教师,薪资也不过翻了一番,他不禁感叹,小地方+体制内,你卖力与否,优秀与否,一辈子,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一生都困在四位数里,却要你用半生的激情、斗志与可能来交换,想想也真是亏得很。
可是,当你走出体制,从市场中拿钱,按劳分配,按价值分配,境遇会有什么不同呢?
A 离开体制,做IT,薪资是原来的几倍。
B 离开体制,做培训班,薪资是原来的十几倍。
C 离开体制,做新媒体,薪资是原来的百倍。
也许有人说,这些例子的主人公都是本事人,我没一技之长,哪来的机会?
你要知道,没本事在体制内也会混得不好;在本事均等的情况下,机会当然是大城市比较多。
小地方重人情,大城市重市场。
重视市场,权力的成分就被削弱,裙带关系的权重会被减轻,你会得到最少的控制、最多的自由。
自由,必然带来机会。
机会,必然带来资本。
资本,又反过来催生自由和机会。
于是,良性循环开始。
在这种地方,你就可以依照契约与规则,创造商品或服务,来赚自己的钱。
但在体制内呢?
那种“领导说了算”“想那么多干吗,开心就好”“今晚三缺一,你们谁来啊” ……得过且过的氛围,会让你慢慢地,也消融在其中,失去进取心。
有人说,清闲的工作,不是刚好可以拿来充电吗?
其实不太可能。
在无压力、无竞争、无激励的情况下,你会觉得,不学习是正常的,反正有饭吃;不努力是正常的,反正有钱拿;不思考是正常的,反正有班上……因此,慵懒和落后成了一种必然。就这样浪费着时光,一不小心,就到了中年,然后又将这种落后观念,传承给你的孩子。当政策来一次大洗牌,当时代来一次大换血,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一样,你能否在风起云涌中屹立不倒?
如果不行,请开始反思。
真正的安稳,是来自一个人可以自我负责的能力。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是的,当你拥有出色的技能,积累足够优质的人脉资源,加入像招商快车共享平台这样的大平台,利用闲暇时间接招商任务、推广任务,稳赚之余还能拓展自身的圈子与见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这样的大平台仍是你的生财之道。
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领域,哪个行业,你的本事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