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同学聚会,期间聊起孩子,同学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学习紧张,还时常焦虑,每到考试前,孩子都睡不着觉,这种情况可不止一两个孩子,好些孩子都这样,考前学习焦虑,考后等成绩焦虑,开家长会,家长也跟着焦虑。
作为中学生,学习紧张是正常的,一定程度上的压力会触发学习动力,不见得都是坏事。但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孩子焦虑,家长也焦虑的情况更要注意,营造让孩子相对轻松的家庭环境,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93d35ce4ca2bc953.jpg)
《让孩子快乐起来:超简单的正向情绪培养手册》这本书,非常有必要推荐给家长。作者是英国的苏西·瑞丁,她是英国心理学会特许认证会员,瑜伽老师,健康教练,是mother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促进孕产妇健康的Nourish APP的创始成员和撰稿人,以及健康品牌Neom Organics的心理学专家,她另外著有畅销书《自我关怀的革命》。
这本书非常干货,对教育焦虑问题,给到人们全方位指导,不仅能很好地调整孩子情绪,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也同样适合大人调节情绪,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
作者在书上说到“自我呵护”,即“对头脑、心灵和身体的滋养”。自我呵护明确真正的滋养不仅滋养当下的你,即“现在的自己”,也会滋养“未来的自己”。自我呵护不是自我溺爱,为满足当下的快乐而不利于未来发展的行为不是自我呵护,比如吃大块奶油蛋糕,获得即时快乐,却破坏了减肥计划,继而懊恼,伤害未来的自己,这不是自我呵护,而是自我破坏。
自我呵护懂得关怀自己,让我们获得能量,得到真正的滋养,在书中作者创建了“活力之轮”,这个框架包含八种不同的自我呵护方式,分别是:有效应对、睡眠与放松、环境、快乐、饮食与肢体活动、社会性联结、优势与价值观、目标与成就。这八个轮幅,代表八种滋养心灵的方式,让我们从八个方面学会爱自己,学会引导孩子,从而实现真正的快乐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dac288c17a3f1aed.jpg)
书中还给到应对不同情绪的工具箱来呵护自我,辅以瑜伽练习,让身体充满能量。譬如感到愤怒的时候如何化解,感到伤心的时候如何调整,如何让幸福感倍增,如何化解焦虑......不仅引导孩子调整情绪,更利于家长先做好自身调整,让大人和孩子都能量满满。
其中说到如何应对焦虑,调整情绪,给到很多实用的方法。
一、应对焦虑实操方法
提醒自己,焦虑的思绪和感觉是正常的。
使用咒语:“这只是一个想法或感觉,它会过去的,它不会永远这样。”
扫描身体,缓解紧张。
用体态来改善情绪。站的笔直,开放心胸,感受脊柱的长度、腿的力量和脚下大地的支撑。
呼吸。试试气球腹式呼吸,让呼吸绵延顺畅。
让身体动起来。结合定期的瑜伽练习。
分散注意力。使用正念之罐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呵护日志、音乐和一些有趣的东西。
重塑看法。问问自己:“这种担心是真实的吗?对此我可以做些什么?”“一年后这件事还重要吗?”或“我在这件事里学到了什么?”
进食和补充水分。
肢体接触。求一个拥抱或者抚摸宠物和可爱的毛绒玩具。
表达焦虑。写下来或者说出来。
保持善良。对别人做一些好事,走出情绪,改变心情。
(本部分在书上有两页篇幅,以上摘抄概要。)
着重说几点:
1、提醒自己,焦虑的思绪和感觉是正常的。告诉自己接纳这种情绪。“快考试了,我还有很多内容要复习,时间紧张,有点焦虑很正常,大家都这样,不用太担忧。”从心里接纳这种情绪,不要自责,“本该专心复习,可我学不进去,太差劲了。”在学习紧张的前提下,自责只会更糟糕。
2、使用咒语。“这只是个想法或感觉,它会过去的,它不会永远这样。”类似这样的咒语,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你也可以用一些对你有用的咒语自我关怀,“会好的,复习完这一课,感觉会好很多。”“我很幸运,考的都会,蒙的都对。”
3、分散注意力。如果由于焦虑学不进去,或者暂时无法做事,不如分散注意力去和同学打篮球,或者听喜欢的音乐,写日记等等,暂时调离过于集中的消极情绪。
4、重塑看法。自问:“我担心的事情是真实的吗?就一定考不好吗?”而对于大人过度焦虑于某事,也可以自问:“我担心的是事实吗?”“一年后这个事儿对我来说还重要吗?”“我能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当你改变看法,或许发现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还可能看到这件事的积极面。
重塑想法这一步可以积极用起来,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力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认为,A(activating event),激发事件,B(belief),信念,C(consequence)行为结果,引起C行为结果的不是因为A事件,而是因为对A事件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和想法B,B的想法不同,直接导致不同的C结果。ABC理论认为,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会产生情绪困扰。
如果积极看待这件事,你会觉得没什么,造不成什么影响,阶段考试是为了帮我们有效复习,通过考试查漏补缺,但如果你想的是考试分数差强人意难以接受,就会很焦虑,重塑想法可以有效调节焦虑,很多事情发现你换了想法之后,态度完全不一样,也会导致行动和结果不一样,不再焦虑。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8710ea505bd963d8.jpg)
5、表达焦虑。对你信任的人说出焦虑,如果不方便说,像写日记一样写下让自己焦虑的事情,或者像给朋友写信一样,给自己写封信,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释放情绪。
如果焦虑的情况持续存在,允许自己有这样的烦心时刻。比如一天给自己半个小时的烦心时间,告诉自己,这段时间里你尽可以焦虑,但这段时间之外,就要告诉自己,先做点正事,现在还不到烦心时刻,给自己个舒缓余地,不至于因为焦虑调整不过来,自己跟自己着急。
朋友小王,因为最近竞聘的事情而烦躁,又期待又焦虑,无论是转移注意力,还是提醒自己,还会时不时地受情绪困扰,于是跟自己说,每天下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允许自己焦虑,但过了这个时间,就要回家,恢复正常。
他有时在晚睡前想起单位的事情,还是小焦虑,会跟自己说,“我今天下午已经焦虑过了,现在不是烦心时刻,到明天下午下班,我再想这些事,现在睡好觉,明天再有精力考虑。”这么想,竟然能控制住思绪,好像固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一样,不再时刻被焦虑困扰。
6、保持善良。为别人做些事,当你在做好事的时候,会有幸福感、价值感,进而取代焦虑感。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无论大人和孩子,难免会有焦虑的情况,你可以参考上述应对焦虑的方法,让自己尽快走出焦虑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14432ecbae62560f.png)
二、成长型心态,正确看待挫败
另外,书上还说到成长型心态,看待问题的态度,你是固定型心态和还是成长型心态,会在情绪上有一定影响。
具有成长型心态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可以灵活变通,不断发展的,而具有固定性心态的人,则认为自己的个人素质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如果孩子拥有了成长型心态,他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利用与生俱来的优势,其后天的品质也会得到提升,面对失败和挫折时的心理韧性也会得到增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最核心的一点是要让孩子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初学者这一现实。我会告诉孩子,在面对新事物时,你不必先想着如何完全掌握它,而是应当用好奇的眼光端详,他对目前尚未掌握这件新事物的自己宽容一些,因为你时刻都在成长进步。
固定型心态,面对挫败时很容易心理受伤,自责内疚;成长型心态,面对挫败会有正确认识,从挫败中吸取经验,勇敢面对。无论大人和孩子,都要以成长型心态看待事物。
“让孩子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初学者”,作者给出这样的观点,以成长型心态面对挫折,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一旦达不到会很挫败,没有自信,而作为一个初学者,允许自己失败,允许自己做得不够好,能够接纳自己,我可以继续努力做到更好,不至于自我批评的态度,陷入消极情绪。
孩子考完后焦虑,担心学习成绩不如意。以成长型心态看,不要要求自己一定得高分,以好奇心、探索心去发现错误,分析原因再进步,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焦虑。
不仅孩子,对于大人,也要培养成长型心态,以自己是初学者的态度,接纳自己,允许失误。竞聘职务,如果失利,可能在这方面业务还有所欠缺,重要的是发现不足,继续精进。
觉察自己是固定型还是成长型心态,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描述是否是限制性语言,比如“我没考好”和“我只是这一次没考好”,心态和结果完全不同。书上示范两种不同的语言给大家参考,来培养成长型心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afe8865474bacb60.png)
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对待错误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会认识到,错误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所以让孩子具备成长型心态,家长要多注意鼓励孩子,看到孩子的努力和坚持,多肯定,引导孩子敢于试错,通过一些积极语言,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
书上关于培养成长型心态的“曼德拉”神咒。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b176118ddb68c326.png)
看到这些,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受到激励,所以这些积极的语言,不但可以鼓励孩子,也可以鼓励我们去培养成长型心态,不被一时挫折所打败,拥有成长型心态,心理韧性更强,有助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利用成就的力量。
一个人的积极情绪多了,消极情绪自然就少了,书上提到关注成就,让我们增强能量。
问问自己在过去的一天中哪些事进展顺利,为什么?这些事情可以是任何积极正面的事情,从我很认真地上英语课,因为我想好好学习,到我在午餐时为一个朋友挺身而出,因为我重视公平。你的为什么没有对错之分,但完成这件事很重要,因为这么做会增强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
每天回顾,今天做了哪些成就的事,反思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做,这会看到你的成就和努力的过程,会让我们更有自信,增加能量。当你焦虑的时候,可以回看每天的成就日记,帮自己恢复能量。
《让孩子快乐起来》这本书有很多干货,教给人们如何调整情绪,如何引导孩子积极快乐成长,建议每位家长都去读一读,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积极快乐地成长,如你所愿。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13d87ad571889b8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