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做过很多事情,但多数都三天热情,没有坚持下来。唯一聊以自慰的,可能就是阅读了。无论到哪儿,无论做什么,都喜欢带着几本书,闲下来的时候就翻上几页,以此打发无聊的时光。
工作后就更是了,因为从事的是新闻行业,无论知识面,还是写作能力,都需要不断提高,所以就更离不开阅读了。大概数了下家里的700多本藏书,基本都是工作后购买的,算下来也有几万块钱了。
很多时候,也挺为自己喜欢读书感到欣慰的。尤其当讨论一个问题,涉及到某些书。某些观点的时候,基本都能列举一些出来。
读书也确实对我改变很大,尤其大学四年,整个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因阅读而重新塑造。说到阅读对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所以,因为阅读,平时很多事情我都会进行自我反思,但悖论的是,唯独阅读这件事上,我反而从未没想过,我阅读的方式对吗?是否存在问题?直到这两天看了青年作家刘未鹏关于阅读的文章后,我才对自己的阅读方式产生了怀疑。
他的文章对阅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对比我自身,总结下来的问题就是:
1、阅读不应该仅停留在浅阅读层面,就是说,不应该翻过一遍就算读过了,就算你看的时候很认真也一样。因为你的记性并没有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就算当时过目不忘,时间久了,也一样是会忘记的。那样的话,读过跟没读过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你知道那本书的书名,以及留存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内容。仅此而已。
当然,这个我觉得这个说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从我的感受来说,很多书,我依然记得清楚里面的讲述内容和主题,即使时间过去很久,我也没有完全忘记。
我想作者说的可能是,书的体系和讲述机构,只是浅阅读的人无法掌握。这个倒是真的,每本书的写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结构上的章节安排,以及作者系统化的思考,都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东西,但浅阅读的话,显然是没有能力梳理消化这些东西的,所以得到的收获也就小很多。
因此刘未鹏建议,阅读的时候,应该做好读书笔记,把书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思路表达做一个梳理,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而不只是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
2、阅读后的思考。对我来说,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点。虽然我对书很挑剔,从作者和出版社的权威性,到版本的选择,以及与同类书的对比,读一本书之前,我都会考察很久,才会最终下决心阅读(万一读了一本垃圾书,就太浪费时间和生命了)。
但这样的问题就跟点外卖一样,当我确认这家外卖店的饮食安全放心后,吃他们家东西的时候,我基本就不会再想其他的了,不会再更进一步地去挑剔,这饭有没有偏咸了一点,是不是味精也放多了等等。这些我都没有想过。
我读书就是一样,一旦确认好书后,多数时候基本就是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很少有自己主动的思考。说白了,就是图省事,直接把作者的思考放到我脑子里来了,让他代替了我思考。而以后,遇到书中类似例子的时候,点评的观点,其实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我自己的,只是这些话是从我最终说出来而已。
所以说的难听点,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洗脑,因为你自己没有思考了,你脑子里的想法都是别人的。只是这种洗脑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已,但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刘未鹏认为,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不应该全盘地认同作者的观点,而是应该做甄别,对书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从逻辑上推理作者的阐述是否有道理,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而不只是照搬观点。
3、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些盲点,盲点之所以成为盲点,就是因为自己很难察觉到。虽然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思维要客观和清晰,但因为自身局限性,很多时候还是不自觉地陷入某个盲区。
对人类思维特点了解的越多,越能发现,与人讨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盲点不一样,你的盲点可以在别人那里得到补充,别人的盲点也可以被你纠正。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含义便在于此。
写下来,与别人交流,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此。除了盲点之外,我们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难觉知的。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东西,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它。而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善莫大焉。
所以,这可能是我最近关于阅读方面的最大的感受了,就是发现自己以前的阅读方法不是最佳的。其实之前我大概也有过这方面的思考,为了增加阅读收获,也才开始写书评,为的就是把自己阅读过的书,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但在看过刘未鹏关于阅读的观点后,发现自己做的还是远远不够,只是写一篇书评,可能还是有点少了,对于梳理一本书的内容,还是比较粗枝大叶。思考的深度也是远远不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