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098509/f5c98835c7acbb8f.gif)
辛丑庚子戊申,
昨天谈到元宇宙,笔者进一步探索学习时发现有趣的资料。今天拿出来分享,大家乐乐。
元这个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其古字形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即人头。头位居人体最高处,而且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引申表示首要的、第一的。也用来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
容庚《金文编》引高景成云:“乃元字初文,与兀为一字。”最早的元与兀是一个字,实际上就是一个侧立的人形而突出强调其头部。它与甲骨文、金文作的“人”字构形区别就在于突出代表头部的填实的圆点。它与金文的“天”字构形相似,所不同的是,“天”是正面而立的人形而突出强调其头部,以示其最高处。“元”与“天”二字的构形,仅仅是依靠人形正面而立与侧面而立的不同来分别指人的头部(首)与人的头顶(顶)。“元”字的这种字形演变,与“天”字是一致的。至于后来,再在上加一横,特指其头部之所在,便是甲骨文、金文常见的各种“元”形了。再加一横之后的便成了“元”的基本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98509/671be8163b58db1f.png)
上面说到“元”的前身是兀(wù),《说文解字·长部》:“兀者,高远意也。”②从一:王筠《说文解字句渎》:“一在上,故日上平。”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凡从兀声之字多取孤高之意。一般解释成高耸突出,独立的平台。
兀这个字,用作符号,在数学中做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兀(pai)表示,是一个常数,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无理数,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笔者不知道远古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之间的学者是不是有关联,相互有通气。但三个字之间,从目前笔者找的资料中西意思解释;
元,侧面而立的人的头部;
兀(wu),高耸突出孤立的平台;
兀(pai),一个无理数,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一般使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
不过如果假设上面的理解正确,那么大概率可以推测,元宇宙世界里的发生,应该也会类似真实世界的发生。”类似“就是会有不同,怎么不同法?大家可以想象,我们一起探索。祝好~~~~
《度生活》五行,土生金。子丑合,申子合。土生庚辛金,食神伤官。辛丑确定的发生。庚子,神秘的大概。其实如果从自己为主体的角度看“我”宇宙与元宇宙,其实也是相同。 ”我“的宇宙是从正面看的确定的发生。元宇宙是从侧面看的大框架不确定发生。面对确定,我们要努力执行使其发生。面对不确定,我们要平心静气的宽心面对,尽力使其王我们要的确定发生。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