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两个人同样是北大毕业生,同样的卖猪肉,为啥一个成为猪肉大王,一个创业成功经营失败,为啥一个离开体制,另一个却回到体制?对,陈生和陆步轩,就是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却有了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在经历上,还是在财富上。
曾几何时,老师们也会拿“北大毕业卖猪肉”来刺激我们的神经,之前的讽刺,却可以在今天成为典型。这就是现实,赤裸裸的,没有一丝掩饰。不管你当初怎样,别人评判你的时候,一定是看的结果怎样。
1.卖猪肉也不是那么简单
中国养猪的很多,卖猪的也很多,但是能够成就百亿财富的,寥寥无几。当然,也不是说,只要你是北大毕业的,你就可以卖猪肉卖的很好,这不是必然条件。因为决定你成功失败的,还有思维,能力,运气等等。小商小贩吆喝卖肉,那也有比较呢:同样是卖猪肉的,为啥有的人卖的多,有的人却连个回头客都没有?更何况说将规模做大做强以后呢。
2.北大毕业是的标签,不是通行证
北京大学,是全国一所最为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近代第一座现代学堂,每年毕业生上千人,大多选择留美,进而在美帝工作,学成归国者,寥寥。但是在国内,只有智力顶尖者才可以进入北大,挤过独木桥,摘金夺银者方可。是,进入北大,人生阅历确实于此不同,但是,君不见,也有整日沉迷游戏辍学者。进入北大,北大毕业,都是你人生中的亮丽标签,但不是通行证。市场,公司用人时,不只是看毕业证,更是看能力水平的。不然,所有北大毕业生都轻轻松松高薪高职,真真是怪胎了。
3.差距不是无缘无故,而是缘于你的选择
那两位卖猪肉者,毕业分配的时候没得选择,一个二次分配去配件厂,一个进入经委工作。就像陆步轩,在窘迫至极的时候选择了卖猪肉,后来在投资方找到他时,选择了扩大规模,再后来经济失败时选择了体制内。而陈生呢,在经委工作穷困潦倒,下海经商,卖过菜,卖过白酒、房子和饮料,最后选择了养土猪,卖猪肉。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每选择一次,人生的轨迹就发生一次变化。两个人的经商都不是很顺利,但是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一个选择了服输,一个选择了创新。这何尝不是更深层次的选择呢?所以,差距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了。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比较与被比较中度过,慎于选择、精于选择,才是王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