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设计师爸爸来咨询。
他说,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做完作业又不检查。结果到了晚上,他帮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 发现错得超级多,于是就忍不住打了孩子一巴掌。
孩子被打了之后哭得很厉害,而他自己打了孩子之后也很自责。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他的身上,打完孩子,一是心疼,二是后悔,他也知道不应该打骂孩子,但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说和骂没用,就只能升级到打了。”这位设计师爸爸如是说。
相信这会是很多爸爸妈妈的痛点。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知道打完孩子之后,短时间内,孩子可能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就又继续”犯错”了。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
“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1]
孩子被打的时候,表面上很害怕,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对错误行为作出反省,也因此根本不会去思考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打骂。
所以说,各位爸爸,要怎么打孩子,才有效果呢?
1
尽量忍住不要打孩子
如果爸爸可以忍下来,那么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
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等。
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有助于爸爸平静自身情绪,也有助于孩子站在爸爸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促进反思。
2
千万不要打孩子的这些部位
不打孩子对于中国的爸爸来说,只能算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研究表明,63.2%的小学儿童父母在近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实施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2]。
很多时候,作为爸爸的你,根本忍不住。比如,在跟孩子说了很多次,孩子依然不听,这时候我相信爸爸你会忍不住动手。
动手时,请你不要打孩子的脸、头、身体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比较脆弱,很容易伤到孩子的内在脏器。
3
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爸爸遇到自认为“不得不打”的情况时,那么首先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
因为爸爸带着情绪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他们会觉得很难堪很难受,会觉得错不在自己,而是在于爸爸的情绪。
4
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打完孩子之后,爸爸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仪式,你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下次再犯的话要怎么惩罚等。
等孩子情绪过后,爸爸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他只是对他错误行为的惩罚,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这样的错误行为,而不是因为不爱他。就算孩子做错了,爸爸也依然是爱他的。
发妈说
爸爸们记住,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我自己倾向于用“自然惩罚”来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身行为带来的不愉快结果[3]。
例如孩子喜欢玩牛奶瓶,我也不会阻止,当他把牛奶都倒了,他自己就知道这么做会没牛奶喝了。
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来承担后果,他也能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怎么样的结果。
而我只需要跟他说,或许怎么样做,结果可能会更好就足够了。孩子感受到就会悔改,也会自发地避免再犯。
参考资料
[1] 海姆·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京华出版社,2004
[2]王美芳,邢晓沛,小学儿童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2)
[3]斯宾塞 . 教育论 . 胡毅译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 : 9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