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人类理解论》,作者约翰·洛克(John Locke),译者关文运,全两册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 1983年第四次印刷。(橋樵的简号)
第十章 把握力(Retention)
“记忆中的观念是会消逝的。”
“各种观念在印于记忆中时,其经久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有些观念在引入理解中时,物象只打动了一次感官,而且也只有一次。有些观念屡次呈现于感官,可是它们又不会为人所注意,因为人心有时如儿童一样不留心,有时(如成人)又专注于一件事,不能把别的事物深刻印在自身。还有些人,虽然用心复述各种观念,可是因为体质关系或别的缺点,他们的记忆仍然是很坏的。在这些情形下,心中的观念迅速地消逝,而且完全退出理解之外,不留一点痕迹和印迹,人心会完全忘掉它们,仿佛它们不存在过。”
“由此看来,儿童心中感觉初生时的许多观念,有些是他们出生前获得的,如快乐和痛苦,有些是他们婴儿时期获得的,如果将来生活中没有复述的机会,就会完全消逝,不留痕迹。”
“有些人年轻时不幸地失明,他们的颜色观念不曾被留意过,而且不曾有机会复现,因此,那些观念就我安全消逝,并且在几年后,他们心中完全没了颜色的观念,完全不记得所谓颜色,如天生的盲人似的。”
“有些人的记忆程度虽然非常耐久,甚至到了神奇的地步,可是我们的一切观念似乎都在不断地消逝中,就是那些扎根最深,在心中保留最牢固的观念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如果不重复运用自己的感官来回忆那些观念,如果不常反省原始发生的观念的那些物象,则那个印纹会消灭得不留一点痕迹。”
“我们青年时代的观念,如婴儿似的,往往死在我们前边。”
“人心中画的图画,是用不经久的颜色画的,我们如不常把它们刷新一下则它们会消逝。”
“至于人体的组织、元气的结构,在这方面是否有关系?或者有些人的观念如大理石上的字迹一样,有些人的观念如砂石上的字迹一样,有些人如沙上的字迹一样,是不是由于脑构造的原因?我们似乎觉得,身体的结构有时也可以影响记忆。因为,我们常见,人在疾病之后,心中会失去一切观念。”
“常常复现的观念是不容易消失的。”
“关于观念本身,我们容易看到,产生它们的那些物象或动作,如果常常把它们重生起来,则那些观念会确立在记忆中,并且能明白地、长久地存留在那里。在由一个以上的途径传入心中的观念就属于此列。因此,物体的第一性质,如凝度、广袤、形象、运动和静止等观念,是不容易消失的,而且不断地触动我们身体的那些性质,如冷热之类,也是不容易消失的,而且一切事物的性质,如存在、绵延和数目等观念,这些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变状也是不容易消失的。因为凡是感触感官的各种物体,凡促动人心的各种思想,几乎都可以带来这些观念。”
“人心只要还能保留一些观念,则这些观念以及相似的观念,都是不易失掉的。”
“在记忆时,人心往往是有自动能力的。”
“在二次知觉中,或者说,在观察记忆中所存储的那些观念时,人心常常不是仅仅被动的,那些图画的复现有时是以意志为转移的。”
“人心常常来搜索一些隐藏了的观念并且把灵魂之眼转向那些观念。不过它们有时也能自动地出现于人心,自动地呈现于理解前,而且常常被一些泛滥猛烈地情感由它们的黑暗洞穴里召唤到光明之乡中,因为我们的感情常常把那些蛰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各种观念唤起到记忆中。”
记忆的两种缺点:
1、忘记失去。因为我们所以知道一切事物,是因为我们有它的观念,如果我们没有了这种观念,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2、迟缓。记忆的进程有时很慢,并不能把它所保存的各种观念,迅速地唤回,以供人当下使用。这种迟缓的程度如果很大,就成了愚蠢。
“一个迟钝的人会因为费心来寻找能供他用的那些观念,以致失掉行为的机会。因此他虽有那种知识,并不见得比完全无知的人幸福了许多。”
“记忆的职务就在于把那些隐伏的观念供给于人当下使用。我们所谓创作、想象和敏捷,就是由于我们能在任何时候,把那些观念立刻唤起。”
“在有智慧的生物钟,记忆的必要,仅次于知觉。因此我们如果缺少了记忆,则我们其余的官能便大部分失去效用。我们如果没有记忆的帮助,则我们在思想中、推论和知识中,便完全不能越过眼前的对象。”
“一个能思想的人,他的过去的推论和思想如果不断地呈现在他的心中,则他的知识会得到不小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高等神灵的知识既然可以在各种方面超过常人,那么他们也可以在这方面超过我们。”
“畜类也有记忆。一些动物似乎也同人一样有高等的记忆能力,能把进入心中的观念保持起来。”
以上内容摘自《第十章 把握力(Retention)》,洛克提到了把握力、思维和记忆,而提到了记忆的缺点和人体的组织、元气的结构、脑构造和意志的关系。在推论动物也有记忆时,用鸟的模仿能力来举例,他罗哩叭嗦地写了好长一大段来证明鸟的模仿能力,是因为鸟有记忆和意识。
《人类理解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90年。洛克在十七世纪末,探究知识的性质,研究作为知识的来源“观念”,思考理解、记忆、话语、梦,以及人体组织和脑构造这些问题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什么?(橋樵的简号)
公立1690年,中国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
清康熙二十九年 七月,康熙帝初征噶尔丹 先是噶尔丹以追击土谢图汗和哲卜尊丹巴为名,率骑过克鲁伦河,入呼伦贝尔草原沿大兴安岭西麓南驰,抵乌尔会河。噶尔丹入乌珠穆秦地。初二日,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允禔副之,出古北口。
清康熙二十九年,九月廿五日,废止民间养马之禁。
清康熙二十九年,是岁,画家恽寿平死。恽寿平(1633-1690),江苏武进人。父抗清兵败,寿平被俘,以计脱之。后不应举,卖画为生。画自成一格,被称“恽派”,为“清六家”之一。
第十一章 人心的分辨能力以及其他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橋樵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心灵探索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