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以前有一组很火的漫画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看着各种各样的二次创作,朋友之间的链条似乎看起来很脆弱,一碰辄断,但是这种可以毫无顾忌,随便吐槽的关系,才是最放松自然的状态。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互联网拓宽了人际交往的广度却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深度。确实,现在大多所谓的朋友或是因工作需要,或是有事相求。如今朋友之间联系太容易,有些人却依旧静静地躺在微信好友中,甚至连名字都觉得陌生。再见时甚至连这种放松吐槽的心态都没有,说话变得小心翼翼。
如今的高强度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仿佛给人际关系套上了一圈利益的枷锁。甚至朋友之间请吃个饭,都得想着对方是不是有事相求。若是吃完饭,对方还不提要求吧,心里反倒不踏实了。
半年前,有一场面试,一对多。其中一个女生说的一句话,令我难忘,“我相信,建立在利益上的友谊是最牢固的。”多么深刻的领悟,当时的我差点要为她点赞。然而,这种友谊的链条,一头连着人,一头连着利益,这样的友谊能叫友谊吗?一旦利益一头崩塌,别说友谊的小船,亲情的航母也是说沉就沉。
当然,在这个追求利益的社会,这种关系再正常不过。
2
看过一段话,大意是加班越久,越喜欢一个人走,因为想知道自己究竟还能忍受多久。当初是一群人上路,后来习惯一个人独处。曾希望有人能给自己发短信,拿起手机却又不知道应该找谁。
所谓的空巢青年,大概就是这种状态。
上个月,我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我的正式工作。工作中,大家各自对着电脑,下班后,自己一个人默默搭着公车,回到一个人的出租屋。
我喜欢这样的独处吗?不喜欢。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的独处。我慢慢摸索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小说,上上网。而且,我还有这样一群朋友,我可以肆无忌惮地聊天,并不担心他们不回复。
我极少发朋友圈,而又喜欢像发朋友圈一样刷着闺蜜的屏。
“今天买了一个奇葩的桶。”
“今天微信运动步数破1万,因为我换了个站下车,在楼下迷路了。”
……
她几乎每天加班,向来半天没有回复我的消息,只有在晚上临近睡觉时才回复我,
“刚回来!”
“今天午餐5个人吃了10斤水煮鱼,已撑死。”
……
偶尔我在加班,却又经常被她刷屏,在看书,看电视,泡茶。我不回复,也不妨碍她继续发各种照片。
不知谁说过,朋友之间最好的状态,就是他有他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你们有你们的世界。
3
初中的时候,我离开父母去市区读书,开始住宿生活。那时,我才认识一位与我同校的老乡。有缘的是,我们不仅同班还同宿舍,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我初中晕车,每个星期坐车回家都要大晕一场。于是,我的父母便拜托她回家的车上帮忙照顾我。
初中不成熟的我们还是会闹出一些小矛盾。那时候,我的舍友们有追星的,或是追动漫的。恰恰我对这些都免疫。有一天我不经意地说了她的偶像真丑,她差点与我绝交。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我们靠着写留言才解释了误会,她写了满满一页纸的信回我,这段总算翻页了。虽说年轻时不懂事,但放到现在开对方偶像的玩笑也是玩火行为。
大学的时候,我闲得发慌发微博吐槽了一部剧提到演员,结果被粉丝“声讨”,其中还有我的同学。好在都大学了,说说也就过去了。
后来,我们又一起上了同一所高中,虽然不再同班,但我们每星期仍一起回家一起回学校。那时,我已经很少晕车。高中毕业时,我收到她的信息,“感谢六年有你相伴。”
高考后,我们考上了不同的大学,到了不同的城市。联系越来越少,但我们初中的宿舍每年都要聚会。来自不同地方的室友,即使排除万难也要聚上一聚,感慨一句,“其实大家都没变。”
后来,她工作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我们居然到了同一家公司实习。我们的联系变多了,偶尔吃吃饭,聊聊天。那段时间我刚好求职无果,十分苦闷。偶尔我找她诉苦,不想向家里说的话我可以向她说,因为她了解我,也熟悉我的家庭。
再一次见到她,已是三年后。那时我已换了工作两年。几年的不同经历,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已有了不同,她喜欢旅游,把工资大部分花在了玩上。这点上我自愧不如,但聊到相熟的话题,我突然有种时间回去了,又回到那个青葱岁月的感觉。真好!
4
我喜欢武侠小说,但我身边几乎没有人喜欢。一年多前,我开始玩贴吧,认识了一些同好。在遇到她们之前,我是从来不信线上的友谊,名字都不知道可以算友谊吗?
我喜欢杨过,记得杨过曾经感慨他是不是八字有问题,对他好的人极好,对他坏的人极坏。金庸曾说,这是他性格所致。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
那是一位,我甚至都不知道真正名字的姐姐。虽然她也不了解我的真正生活,但她和她们,陪伴了我最孤独的一年。以至于,即使我现在不怎么玩贴吧了,还是会经常上去看看,只怕有一天,再也联系不上她了。
但是这种浪漫的友谊,只能停在这里了。不能再深入,不能再祈求付出和回报的平衡。
一旦揭开了对方的真实生活,也许会发现,那是一幅千疮百孔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