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美特斯邦威盈利10亿到亏损4亿,服装连锁企业能学到什么?

从美特斯邦威盈利10亿到亏损4亿,服装连锁企业能学到什么?

作者: 逸马连锁实操培训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7-06-06 10:46 被阅读0次

    在浙江,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为了摆脱祖祖辈辈贫穷的命运,他从小就学会了裁缝手艺。最后成为了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演绎的是从农民到亿万富翁的励志故事。他的人生也确切的演绎了“大起大落”这四个字。

    起始于裁缝

    周成建,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在其14岁的时候,当时为了能分担家里的开支,他打算去学一门手艺,在那个时候的农村,只有三门手艺可以学:泥瓦匠、木匠和裁缝。据他所说,当时他也曾尝试过学木工和泥瓦匠,但是他会的、感兴趣的只有裁缝。对于自己喜欢的,周成建是很花心思的,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努力渐渐有所回响,裁缝生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17岁那年,他在青田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厂。

    后来有幸接到了江西一个30万元的服装加工订单,周成建组织了周边近百位裁缝一起来赶制这笔订单,结果却被告知由于面料及工艺不合格,订货方拒绝收货。20出头的周成建就背负了20多万元债务,离土离乡来到温州,希望能凭借手中剩余的9000元钱翻本。那时候非常迷茫,周成建迫切地希望把欠的债还清,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但是他知道自己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1995年,周成建的服装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且自己拍照代言,当时的宣传口号是“自信就是力量”,这个品牌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美特斯邦威”。2001年,周成建开始聘周杰伦做代言人,宣传口号定为“不走寻常路”,2008年,公司在深圳上市,美特斯邦威真正成为公众企业。

    大起大落

    2008年,美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周成建送给深交所一台镀金小缝纫机作为礼物,并立下豪言今后要做全中国全世界的裁缝。他还把国外快时尚品牌ZARA作为榜样,希望未来美邦可以超越它。

    上市之后,股票逆市大涨51%,周成建及其女儿身家合计超过160亿元,成为中国服饰业的首富。

    2008年,美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4.74亿元、5.88亿元。此后营收及净利润双双大涨,直至2011年达到顶峰值——营收99.45亿元、净利12.06亿元。

    如果从数据上来看,2011-2012年间是美邦发展史上的一个“拐点”。

    2012年初,在美特斯邦威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高管们聚在一起商讨美邦未来的发展战略,但当时的周成建更关心美邦那25个亿的库存。因为高管们去库存方面不给力,周成建当场斥责这群职业经理人“不作为”。

    在2008年上市后的第七个年头,美邦终归迎来了它的“七年之痒”:根据美邦发布的财报,2015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31亿元,同比下降396%。根据2016年半年报披露的信息,今年前三季度仍将亏损。事实上,美邦自 2012年起营收就持续下滑,但2015年是它上市七年以来首次亏损。

    最近美邦又发公告,称将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的举动,被舆论认为是“出售资产以改善目前困境,缓解偿债压力”、“卖子解近渴”。这个曾经的城镇青年“潮”牌如今为何沦落到连续亏损面临停牌甚至出售子公司扭亏?这其中不乏服装行业大环境改变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答案仍需从美邦自身寻找。

    事实上,美邦并未坐视业绩下滑无动于衷,而是在多品牌和互联网方面动作频频。2008年,美邦试图从H&M、Zara等快时尚品牌手中分得一杯羹,高调推出时尚品牌ME&CITY,并且大手笔签下当时炙手可热的《越狱》主演温特沃斯·米勒担任形象代言,不过仓促进入市场的ME&CITY当年实际销售额不足亿元,2009年营业收入也只有3.5亿元,且一连亏损多年。

    在互联网方面,美邦的探索并不晚,不过并未有实质性进展。2013年美邦开始搭建O2O平台邦购网。不过O2O概念慢慢沉寂,邦购网也几经沉浮。2015年美邦推出“有范”App,将集团线下4000家门店带来的数亿人次的客流和1000万的会员转化为平台用户,并通过向入驻品牌抽点、与卖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分成来盈利。有范通过赞助三季“奇葩说”提高了知名度,但具体在商业进展上却看不到明显突破。

    逸马连锁专家点睛

    困局一:五大供应链问题待解决

    一、供应链流程运作效率低下。在美邦的供应链体系中,各流程单元间和各流程单元内部存在着不平衡,使得供应和需求出现了不匹配,因此,整个供应链流程很难达到在合适的时间内以合适的质量和数量,将客户所需的产品运送到合适的地点。此外,供应链各流程单元的需求信息,都是直接从下游传递上来,而不是根据最终顾客需求制定计划,这使得需求预测的扩大化更加加剧。

    在这样的运作体系下,供应链上各流程单元无法同步响应市场需求变化,而是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运作;同时,各成员企业的库存也围绕着期望库存水平上下波动,严重影响了美邦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信息资源缺少共享,信息反馈速度慢。具体来说,从面辅料供应商、服装品牌经营者、服装制造商、服装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信息资源缺少共享,信息反馈速度慢。

    供应链中的不同环节,因信息的不对称与传递交流不及时,往往只能采用通过库存来保证供应链中各环节的物流需求,通常依赖库存缓冲环节来维持,保证面辅料或商品供应过程的物流通畅,并对变化的消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各环节中所需的关键数据,只有部分地集成和共享,故而使供应部门、生产部门无法充分地获取来自市场的反馈信息。

    因此,美邦的供应、生产和需求缺乏必要的沟通,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难以真正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库存成本,也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供应链各节点未形成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众所周知,美邦服饰采用的是“直营+加盟”的模式,该模式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优势明显。但是,美邦供应链某些节点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损害其他节点企业的利益,从而严重影响各节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比如,在面料流行趋势、面辅料设计等方面,面辅料供应商很少听从设计师或销售人员的意见,而设计师们往往只好先挑选面料,根据面料来设计符合其品牌风格的服装设计。这样一来,设计师的创造力就会受到很大制约,进而影响了市场销售状况。

    四、服装分销网络不健全。尽管美邦具有一定量的分销渠道,但都比较分散,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网络,使得信息沟通不透明;

    或者,自建销售网点太多,由于规划不合理而造成了浪费;亦或,网点太少,最终影响了销售量和经济效益。

    五、市场定位不准确,浪费资源。最重要的是,美邦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缺乏明确的定位和使命。

    从回购邦购网,到重塑O2O门店,再到推出有范APP,虽然美邦的思维是超前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到底是要做服饰品牌,还是做平台品牌?美邦的转型看似步步推进,实则是迫不得已。

    另外,美邦繁多的产品线,看似一直在创新,其实是在重复、搞内部消耗。这是很严重的自我消耗,因为精力、资金、设计研发能力有限,如此多的产品线,必定浪费了很多资源。

    困局二:只看眼前美好轻视未来发展

    业绩的背后,美邦犯了一个错误。它过多地关注市场营销的门店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行为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判断下一步的营销策略和促销。这些数据可以坐在办公室从计算机中轻松观看,这些数据只记录了产品每个季度销售了多少、环比同比增长多少、哪些产品销量多、哪些地区销量多等等的用户过去的行为,基于行为数据做出的预测,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数据:消费者的态度与价值选择。

    但正是被这些美好的数据遮蔽了双眼,忽视了隐含在用户行为背后的态度数据,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可能性信息。例如淘宝,作为数据平台,它知道消费者浏览了什么、买了什么、买了多少、多久买一次、每次多长时间。而美邦却不知道消费者为什么去浏览、为什么去买、买了满意不满意、为什么满意、会不会推荐给朋友等等,这就是消费者态度数据。

    美邦的崛起得益于20年前的市场红利,用雷军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然而美邦一连串“华而不实”的O2O秀中,并未触及到美邦最核心的问题——产品。

    美邦没有真正实现类似Zara那样发现潮流风向的定制感,美邦和核心消费人群90后之间的代沟还在不断的拉大。

    而周成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现在还不算太晚。他在今年的零售大会上这样说到,“未来20年的机会比之前20年更大,但需要重构品牌竞争力,以品质为核心,展现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包括美邦在内,往往喊的是差异化,做的却是同质化。很多时尚零售企业当面临内忧外患业绩萎靡不振时,往往病急乱投医,盲目求变求新,结果非但于事无补,反而雪上加霜。美威在过去销售下滑的几年中,也曾苦苦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方法。在积极尝试互联网创新、市场创新后,这家公司逐步领悟到,其实“不忘初心、回归专业”才是企业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成功基石。敬畏市场、敬畏消费者,以“工匠精神”专注打磨品牌力和产品力,才能大道至简、才是企业重新焕发竞争力的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美特斯邦威盈利10亿到亏损4亿,服装连锁企业能学到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lg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