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最近重读了《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告诉我们,那些被认为视为天才的人,不过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获得了创造的能力。
这种能力和才华,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可能拥有。
通过刻意练习,在一个特定行业和领域,人们表现和水平会得到提高,甚至于可以成为杰出的人。
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将探索刻意练习是什么、它为何如此有效,以及怎样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运用它。
接下来,分享我的重读感想。
01
良好是卓越的敌人。
不管是某项技能,还是一份工作,一旦适应之后,能够达到良好的状态,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原地踏步,因为思维和行为在变得自动化。
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在变得自动化,驾轻就熟后就不怎么费脑力。
相比不会,已经掌握了一些技能,可是相比卓越,特别擅长,其实还差距很大,这样只是一个表现良好却不突出的阶段。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技能或工作上进入平台期的原因,因为天真的以为,掌握了技能,经历了实践,就已经可以了,如此一来麻痹了自己,久而久之会退化。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会某个技能的人很多,但真正出类拔萃的不多,工作年数长的人很多,可是水平及成果随年头增长的并不多。
02
单纯的重复,对于技能提升的作用,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
想要能改进提升,有目的的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刻意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去练习,看执行情况,找存在的问题。
不是奔着找错打击自己,而是通过发现可改进空间后完善提升,形成正面反馈,这样去提高自身动力。
练习技能上是这样,与人沟通互动上也是如此,从形成正反馈、促进正反馈的角度去做,好过紧盯不足之处。
03
身体偏爱稳定,怎么舒服怎么来。
大脑也爱稳定,怎么省事怎么来。
可是,想要锻炼身体、提升技能,就要走出舒适区,通过改变让自己进入新的稳定态。
需要注意的是,步子不能太大,一下子迈进了恐慌区,而是突破舒适区却没那么远,在学习区的范围内,这样的甜蜜点挑战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形成正向循环。
学习技能,自我改变,要适度,一步步来,用力过猛并不可持续,而以稳定的节奏向前走反而更持久。
04
学习可以让大脑中的神经元产生新连接。
训练也能改变大脑,不管是看起来纯脑力的技能,还是纯体力的技能,只要是进行训练、持续的训练,就一定会改变大脑。
大脑中与技能相关的部位就会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越是年轻的大脑,越是明显,也就是说更有适应性。
大脑就是用进废退,工作后很多人对于大脑的使用,远不如原来上学考试时维度多、强度大,所以要多学习、多训练,别觉得累,累的话那是因为大脑适应了现在节奏后的本能反应。
另外,学习新知识,练习新技能,一定要趁早,不要想着等以后有时间、有钱了,再如何如何。
关键不是时间和钱,而是自己的精力,确切的说是脑力,要趁早使用,后面肯定不如现在灵光,为什么不趁着现在好使多学多练呢?
毕竟现在的「用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你说是吧?
05
我们可以把心理表征理解成一种范式、模型、套路,越是高手,对于它的感受会越敏感,他的心理表征越多元细致。
心理表征有什么作用呢?有助于找出规律,有助于解释信息,有助于组织信息,有助于制定计划,有助于高效学习 ,等等。
刻意练习中的自我监测,需要练习者建立高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使人们能监测在练习中和实际的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它表明了做某件事的正确方法,并使得人们注意到什么时候做得不对,以及怎样来纠正。
也就是说,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随着人们水平的提升,表征也变得更加详尽和有效,反过来使得人们可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改进。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