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慈欣,高级工程师,科普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边在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连续数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银河奖”。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奖”。
概述
《超新星纪元》写于1991年,是刘慈欣三大长篇小说之一。刘慈欣通过一次超新星爆发的事件,构建出一个只有儿童的世界,用历史反观的写法展示了当整个文化体系被清零后,人类社会将会面临的重创。
内容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地球受到了一种特殊宇宙射线的照射,人类在被照射之后,基因会发生突变,一年之后,所有人类就会全部死掉。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科学家发现,1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基因是可以修复的,修复之后什么事也没有,完全可正常生活。等于说,在地球上,落下了一道生死闸,13岁以上的人,一年之后必死无疑,13岁以下的孩子,将来会接管整个地球,小说就是从这开始的。
《超新星纪元》——熊孩子之所以为熊孩子首先,大人们做了一个判断,认为时间紧任务急,让全体孩子在一年内,全都变得有见识、有技能、有知识,怕是来不及了,只能把这三种东西分别交到不同人的手里,也就是:让一小部分孩子有见识,让绝大部分孩子有技能,而把知识呢,交给一台电脑。就这样,大人们一共做了三件事。
大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领袖,也就是让一小部分孩子填补大人和小孩的第一个差距——见识。
小说主要描写了发生在中国的故事。首先,中国一共有2000万个13岁以下的孩子,中国政府通过各种严苛的挑选,最后选出了8个最适合当领导的孩子。都是聪明、坚毅、善于解复杂问题的超级优秀de少年。接下来,国家领导人对这8个孩子展开了一场特训,用了一种叫“五感俱全洞见法”的培养方法。
举个栗子是这样的:
第一个情景。这天,国家总理亲自陪着这几个孩子来到了一个火车站,在火车站里,大人已经事先摆满了几百个火车皮,每个火车皮里都装满了食盐。然后,总理带着孩子站在高处,对着这好几百个火车皮的食盐问大伙:孩子们,你们猜,这么多盐,够我们首都的人吃多久呢?有一个孩子一看这么多,说吃五年?总理说不对,答案是:只够吃一天。孩子吓坏了,说怎么只够一天的呢?总理说没错,这就是你们的第一课:你们要知道,运营一个国家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很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们就跟着我,我来教你们怎么管理这个国家。在未来,你们几个就负责内政。
接下来,大人们要解决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让绝大多数孩子有技能。只有一年时间,大人必须让360行,行行都有人继承。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不管是医院、工厂还是军营,全都变成了学校。只要你一推门,基本都能看见一个大人在唠唠叨叨地给一帮孩子上课。所有课程都是一个目标,就是教你怎么实操,教你怎么干活儿。说白了,就是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全民蓝翔技校。经过一年的突击学习,孩子们基本上算是出师了。医院里,手术台上的主刀大夫12岁;在核电站里,总工程师12岁;军队里,战斗机驾驶员12岁。虽然都不算有经验吧,但是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这个技能起码是熟悉的。大人们看到这个情况,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第二个问题,技能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知识问题咋办?大人们就给孩子留下了一台名字叫大量子的人工智能电脑。大量子一共有三个功能,首先它是一个超级信息库,同时还有搜索和智能语音助手的功能,它还可以直接实现人机对话。天下任何问题,大量子无所不知。有了大量子,孩子们就约等于什么都知道了。大人们在设计好了大量子之后,把它交给了8位年轻的国家领导人。所以这下知识存储的问题也解决了。
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大人也稍微放心了一点。一年时间到了。在最后一个成年人去世之后,世界启动了一个全新的纪年方式,因为当初那个害死人致命的射线,是一个超新星发出来的,所以叫超新星纪元元年。从此,世界翻开了新的一篇。
最后世界还是崩溃了。
最先崩溃的,是绝大多数孩子的速成的技能系统。超新星纪元刚刚开始一小时之后,世界就乱套了,世界各地的发电厂大多数都停转了,85%的铁路和公路系统中断,民航系统100%瘫痪,到处是爆炸、火灾、撞车,整个世界乱成一团。孩子们虽然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但是,他们并没有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只要碰到一个小意外,马上就傻眼了。而且,孩子们没有能力把故障控制在自己的领域内,一遇到问题,每个人都马上把这个故障传递给其他工种。所以,孩子们的世界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
《超新星纪元》——熊孩子之所以为熊孩子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孩子们掌管的世界,是没有经过试运营和调试的。它第一次正式运行的时候,大人就已经不在身边了,就好像一个技术团队把系统搭建好了之后,就直接撤了,完全没有日后的运营维护,那这个系统肯定是要崩溃的。第二,每个孩子掌握的技能都太单一了,导致整个系统的容错率很低。因为孩子上的都是速成班,每个孩子都只知道自己这个岗位的垂直信息。而现在,孩子们的技能都没有交叠重合的空间,而行业之间的交接地带,还偏偏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而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通才型的工程师能处理这样的问题。所以,整个社会技能系统崩溃,是必然的结果。大人们整整一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在超新星纪元开始10小时后,就宣告失败。
接下来失败的,是领导团队。那支经过一年时间精心培养的8人明星领导团队,几乎是一点用也没起到,因为他们完全被架空了。他们发现自己的政令根本下达不下去,各地的政府都中断了。其次,要处理全国那么复杂的情况,别说8个人了,就8万人也不够,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都在高速变化,等你把情况问清楚,那边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这8个孩子的认知能力就算再强,他们也没有办法实现中央对局部的控制。整个国家就像一个高位截瘫的人一样,大脑是能高速运转,但是连一个手指头都动不了。
《超新星纪元》——熊孩子之所以为熊孩子之后,接下来,那个叫大量子的超级电脑,算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眼看世界一团混乱,8个人的领导团队做的唯一有用的事情,就是给大量子开放了最大权限。让大量子接手这个世界,大量子接手之后,它就像电影《黑客帝国》的matrix一样,同时用电话指挥无数个孩子处理各种问题——到哪去灭火,到哪儿去疏散,哪里有吃的——在这个没有大人的世界里,大量子就变成了唯一大人。
10天之后,混乱渐渐平息了。但是,世界不是恢复正常了,而是很多断水断电的地方干脆就被放弃了,在大量子的调度下,孩子开始聚集到少数正常的区域去生活。但是再往后,大量子的局限性就出现了,因为它就只能帮孩子们救个急,面对具体的生活,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来做决策。这个时候,孩子们没有见识、对世界没概念的缺点就开始暴露了。这些孩子过去就是纯粹的小傻孩,过去一年临时抱佛脚学了一些技能,但是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没有形成,他们根本无从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首先,孩子们凭感觉认为,情况没有大人之前说的那么严重吧?好像我干不干活儿也差不多啊。这是因为世界人口锐减,人均资源变多了。而且大量子把很多重要设施,比如说发电厂都接管了,省得在孩子手里出错,所以给孩子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就是我们其实可以不工作的。所以,孩子们的世界观来了一个大反转,他们从一些谨小慎微的技术工人,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群混世小魔鬼,开始各种狂玩。超市、玩具店、宠物店、游戏店全被孩子们洗劫一空。几个月之后,孩子们在把所有好吃的都尝了一遍,把所有的游戏都通关之后,突然觉得空虚了,真没劲,干啥都没劲。然后他们的世界观就又来了一个反转,小说里把这个时期称为“沉睡时期”,这个时期里,大家就啥也不干,每天就是睡觉。
那这时候,国家的领袖们心里着急呦,他们知道这样的状态是不行的。但不管用什么办法,也叫不醒大伙儿,因为任凭你说破大天,眼皮长在我脸上,我就是想睡觉,你管得着吗?所以整个世界因为认知的差别,就被撕裂成了两部分,忧心忡忡的领导层和浑浑噩噩的普罗大众。为了想办法,各国首脑一起开了一个会。会上大家决定,要一起做点什么事来振奋民众的精神。最后的决定是,举办一届奥运会吧!举办地点在南极。而为了更刺激,大家不比体育了,直接比军事。这次奥运会,说白了,就是让几大国家的军队,上战场实枪实弹地打仗。
《超新星纪元》——熊孩子之所以为熊孩子比赛的方式就是各国分组对战。比如坦克大战,就是两边的坦克列队,一二三,然后开炮互射,还有军舰互射、步兵拼刺刀、飞机凌空格斗,所有规则全一样,都是打到参赛一方死光为止。这个规则听上去非常可怕,但没想到,规则一公布,全世界的孩子都表示支持。因为孩子们对战争是什么根本没概念。孩子的反应是,什么?更好玩更刺激吗?那就搞呗。结果,这场奥运会真的办起来了,各国的军队在南极集合之后,所谓的比赛开始了。孩子一开始还是好奇的,但在战斗开始的第一个瞬间就直接吓傻了,比如在坦克中弹的那一秒,大家的反应都是,啊,天哪噜,战争这么可怕。但可能就在下一秒,这个孩子就已经直接阵亡了。
后来,比赛开始渐渐失控了,平时熊孩子一推一搡都可能当真,这么真的流血死人,怎么能不急眼呢?最后比赛变成了一场血肉模糊的大乱战。最后,其中一个国家因为嫌美国不守规矩,直接朝华盛顿发射了一枚400万吨当量的氢弹,华盛顿地区被炸成一片平地。人类避免了那么久的核战争,最后到底在地球上上演了,这颗核弹把全世界都炸醒了,各国首领们又开了一个会,一致决定结束这场战争。所以,这场奥运的结果就是,在赛场上死了50万人,氢弹炸死了几十万人。
然后地球待不下去了,他们去火星了...
熊孩子之所以为熊孩子,在于他们不成熟吧
正规结尾:
所以说,社会保存信息和文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体保存,一种是传承。传承是渐渐学的,降低了社会的波动性,保持主流价值观、善恶观、传统、文化没有太大起伏。
ov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