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从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

从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

作者: Stooooone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23:56 被阅读0次

    「社会通过各种无意的或设计好的介质,将未启蒙的或外来的新成员转化为社会资源与社会理想的可靠托管者。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抚养、培养和教养的过程。所有这些词都表示,教育意味着对成长环境的关注。」

    约翰·杜威,1916,《民主主义与教育》

    原文:"By various agencies, unintentional and deigned, a society transforms uninitiated and seemingly alien beings into robust trustees of its own resources and ideals. Education is thus a fostering, a nurturing, a cultivating, process. All of these words mean that it implies attention to the conditions of growth."[1]

    John Dewey,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教育是严肃的

    在目之所及的地方搁一件盆栽,靠着水雾打起的泥土清香,就能在伏案工作的日子里平添几分愉悦。三日一浇水,三月一施肥。长此以往,根蔓深扎,枝头上迸发出来的幸福也就看得见了。

    用栽培耕种来类比教育实为智慧之举,道出了周而复始的艰辛,也言说了世间最美好的成就。然而,这也只得作为一种意象。滋养使生命得以延续,繁衍使物种得以发展,生而为人,「存在」已然超越了这种生理意义。人的社会性[2]决定了:人因社会而存在的同时,又生而为社会所用。在这样的社会意义下,人的成长中便会需要知识的传授(Transferring)、技能的训练(Coaching)和人格的培养(Nurturing)[3],以满足将「自然人」转化成为「社会人」,并不断维系「存在」的需求,而这个过程即是教育。

    把教育理解为「人社会化的过程」[4]是很准确的:未启蒙的社会成员——婴儿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员;外来的社会成员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逐渐融入社会;即使是固有的社会成员也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活动除了通过交流(Communiction,如读书、上课等)来传输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如书面知识)[5]以外,还需要通过在特定的环境中的交互(Interaction)来传输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如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领导力等)[6]。[注:该观点在 John Dewey 的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和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等文献中均有体现]换句话说,课堂与书本远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意味着对成长环境的关注」[7]。

    在 K-12 教育中,将教育等同于跟随学校章程来完成课业任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错觉。现代学校的日常教育作息时间与家长的日常工作作息时间重合,这种「工作日规则」使得学校的主要职能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从管理教学活动转变为「收容」[8],而家长这个角色却被剥离于教育活动之外。

    在这种职能畸变所带来的,现代教育制度下随波逐流的形式感中,我们经历了教学体制的改革、信息时代的爆炸、在线教育的繁荣。添砖加瓦式的修补为我们带来了太多哗众取宠的教育产品和内容,以喧宾夺主的形态让教育陷入了「娱乐至死」[9]的怪圈,丧失了应有的「严肃性」。

    在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变中,教育开始显现出必然的多样性。对于 K-12 教育而言,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资源的选择权也开始回归到家长手中,而保持教育的「严肃性」是这一切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用设计思考教育

    2011 年,秘鲁国际银行集团总裁帕斯托尔(Carlos Rodriguez-Pastor)邀请美国著名设计公司 IDEO 打造了一套全新的私立学校教育系统——Innova Schools。于是,IDEO 派出了一支包含人种学家、教育学家、建筑师、机械工程师和视觉传达设计师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在内的团队,从旧金山湾区前往秘鲁展开一系列工作,其中涵盖了教室、课程、教师培训策略以及商业模式的设计。到 2014 年时,Innova Schools 已经覆盖了 23 所学校,为 13,500 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10]

    设计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企业、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中,被用来打造更加复杂的服务或系统。面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能够跳出问题所从属的专业与学科的禁锢,用成熟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跨学科、多角度地理解这个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是「设计」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原因。而设计的存在,就是为了去解决这些——像帕斯托尔所忧虑的秘鲁教育问题,也像我们身边每一个家长所忧虑的中国教育问题一样的——棘手的问题(Wicked Problem)[11]。

    即使在教育问题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今天,我仍然愿意相信,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当然这是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方案中都存在着「妥协」,而且愈是面向广大群体的愈是如此。这种妥协导致一部分群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另有一部分群体的利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由妥协而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便逐渐暴露出来,诸多另辟蹊径的教育方式也在这样的机遇下逐渐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人们在认识到这些教育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形成了难能可贵的教育意识。在席卷而来的教育盛宴面前,家长们似乎做好了狂欢的准备。但直到宴席开始,有人才后知后觉自己仍然处于任由摆布的境地。

    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产品和内容,对教育的理解不足使得家长在选择教育资源时,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就像设计师在开始构想解决方案之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理解问题一样,每一个面对教育问题的人也需要花费精力去理解教育。

    教育是什么?教育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对于家庭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又是什么?……教育活动存在哪些参与者?这些参与者的职能是什么?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去设计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健全的社会人具有怎样的属性?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教育成果?……成长环境包含哪些方面?成长环境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理解孩子的教育状况?如何设计合适的成长环境?……

    家长在苦心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自我的更新与教育。而在接受某些教育方法的宣教之前,还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来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便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视角,注入新的力量。将原本棘手的教育问题,用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帮助我们寻找更优质的教育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Dewey, J., 1916. Education as Social Function.

    [2] Fiske, A.P., 1998. Human socialit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ulletin, 14(2), pp.4-9.

    [3] 辛向阳, 2016. 设计教育改革中的 3C: 语境, 内容和经历. 装饰, (7), pp.124-127.

    [4] Maccoby, E.E., 2007. Historical overview of socializ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13-41.

    [5] Maccoby, E.E., 2007. Historical overview of socializ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pp.13-41.

    [6]Polanyi, M., 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7]Dewey, J., 1916. Education as Social Function.

    [8] Graham, P., 2004. Hackers & painters: big ideas from the computer age. " O'Reilly Media, Inc.".

    [9]Postman, N.and 章艳, 2004. 娱乐至死 (Vol. 2, No. 0, p. 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https://www.ideo.com/case-study/designing-a-school-system-from-the-ground-up

    [11] Buchanan, R., 1992. 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 Design issues, 8(2), pp.5-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设计的角度重新思考「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s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