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为燕国内乱的上半部,我们一起看看燕相子之夺王位后国内的乱象,以及本是仁义之师却沦为强盗之师的齐国丑态。
自译部分
公元前314年,秦军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秦国领地原魏籍人民叛乱。秦军伐魏,攻占曲沃(河南三门峡西南)并将住户全部驱逐回魏国。
秦军在岸门(山西河津市南)大破韩军,韩国将太子仓排入秦国作为质子,向秦求和。
燕相子之篡位为王三年,胡作非为,国内大乱。燕将市被与燕太子平,密谋夺权,让子之退位。齐王派使者告诉燕太子:“我听说你要整顿纲纪,重树君臣父子名分。齐国虽小,愿全力支持。”
于是燕太子平受到鼓舞,集结英雄豪杰,由市被率领起义军攻击子之势力,但是没有被击退。在失利后,市被不明原因反攻太子。燕国乱战数月,死者数万,百姓恐慌。
这时,齐王派章子帅五城兵士和北部边防军介入燕国内战。燕兵毫不抵抗,城门大开,任由齐军进入,于是齐兵直赴燕国首都,生擒子之,剁为roujiang,并杀了燕王哙。
读书笔记
1、秦国在前314年把前327年还给魏国的曲沃又拿了回来,史书称魏民反叛,但也有可能秦国在找借口。同年,魏国侵吞同样在前327年早已归附的义渠二十五城(一说义渠反叛),加强直管统治。也许是在征蜀后认识到了直管的益处,继续扩大领土范围。
2、秦国占领曲沃的动机。史书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是说魏人叛秦,好似在说秦领地内魏人叛秦,秦人发怒,向魏国宣战占领曲沃。占领曲沃的动机,很像秦国在挑事情,在找借口。秦国在占领曲沃后,把伸入魏与韩的匕首尖部,打磨地更锋利了。在不断地展露他东进的锋芒。
3、秦国又在岸门大破韩军,韩军要干啥?还是秦军挑衅?岸门又在魏国势力范围内。不管怎么样,魏、韩两国,已经不构成对秦国的威胁。所以我们后续看看领土接壤的赵、楚势力怎么应对这种变动。
4、子之上台胡作非为,民不聊生,再加上太子的夺权战争,局势乱了起来。小人上台必行小人之事,况且名不正言不顺,最终苦的是老百姓。
燕国果然没有一个能扶起来的人,燕王哙这么看好的人才,禅位的人才,居然上台后不行仁义之政,不励精图治,不向邻居田氏齐国学习搞发展,不提升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竟在三年内搞出这么乱的局面,不可想象。
齐国政府依然秉持了坐山观虎斗的尿性,表面一套内里一套,先是对燕太子重重承诺,后是看两败俱伤了乘虚而入搞破坏。这个阶段,整个国家的生存思考路线就是不停捡漏,不去考虑大方向的战略,如果这时,他和燕太子搞一个非常利于齐国的利益交换,及早出兵扶太子上位。或就是捡漏就捡漏到底,树一个正义之师镇压燕国内乱,扶植傀儡上台,侵占燕国势力,不也是很好嘛?非要乘乱进去为非作歹,抢劫财宝,还杀了燕王哙,名誉极度受损。亏他是占尽地理大优势,如果放在中原,我不相信他能存活至今。整个国家党派争斗,没有战争的大局观。齐国真的就像一个躲在暗处的小人。
5、从前文及本文看,燕太子平的前半生,很失败,没有亲党亲信,唯一重用的大将市被,在攻击子之途中,竟反攻太子,可能是被贿赂。太子平,如他名字一般,在前半生,过的太过于太平,没有为日后做长久打算,以至于党派之争和夺权战争中,竟无一可重用之人。
这种悲剧也是托了他老爸的福,退位前竟将朝野中官员任免交于外人,将太子羽翼全部剪除,我们常说坑爹,这竟是坑儿。简直是罕见的绝后之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