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笔记
各种21天、十个月读书社群,真的能让你提升自己吗?

各种21天、十个月读书社群,真的能让你提升自己吗?

作者: 三饭姨 | 来源:发表于2016-12-05 12:31 被阅读3861次

    01



    在这个时代,有三种东西的价值被重估,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人,另一个就是知识。

    互联网时代带来,人和人之间的链接越来越紧密,各种消息之间的高墙越来越矮,大家都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金钱”的好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

    现在各种书院、读书会、共读群像春笋一样冒出来,有的说“带你一周读一本书”“10个月提升自己”“教导全民读书”。在网络上,对于新事物,声音有很多种。

    有反对者: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如同吃饭,每个人口味不同,吃饭速度也不同,强制每个人吃同一种饭同一时间吃完,是很反人类的。或者认为这是巧妙利用读书爱好者的兴趣和对营销的不了解,所做的一种谋取利益的营销行为。

    有赞同者:

    对于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来说,有系统的书单、和一定的督促力量,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克服惰性,同时也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也有中立者:

    认为这是这是发起者沽名钓誉的行为,也是很聪明的,因为抓到了目标人群的痛点(或者弱点)。想读书、但又坚持不下来、不知道读什么书、想知道别人在读什么书、没有自制力希望靠别人约束来读书。但又认为发起者没有get到用户需求的本质,读书这个行为本身反人类,个体主动学习很难,所以吸引来的大多是有自控力且喜欢读书的人,并没有做到所谓“全民读书,让所有人都拥有阅读习惯”的目的。可同时,又觉得值得鼓励,是因为在同惰性做斗争。

    那到底,这些东西靠谱不靠谱?真的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吗?

    下面给你支招两大方法四种技巧,高效又智慧地选择合适的读书社群提升自己。

    02


    今天恰好在群里聊到共读、拆书。

    问了一下小伙伴有没有人加入熊猫书院的,意外地还真有好几个。

    询问有什么感受、是否有效,得到的回答很有意思。

    在知乎上搜索相关的问题,也有不少回答。

    有人说:

    也有人说:


    问到现在活跃度如何的时候,

    那引起我好奇了。

    首先一个疑问是,

    话说这些社群或者有书共读会,真的适合全部人吗?为什么有人觉得收获不大,有人觉得收获很大?

    对于参与者,我们需要先给自己定个位,反正从这里和网络上各种言论能看得出来,有这么两种人:

    • 一种是:自制力不强、平时也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感觉自己输入的东西太少,希望尽快吸收一些实用的信息,转化成谈资也好,开拓一下眼界,接触新的东西。

    • 一种是:有一定自制力,且本身就有阅读习惯甚至喜爱阅读,他们参与的目的不在于督促自己读书,而是没有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不知道读什么、也想知道别人在读什么,希望通过社群输出系统、科学的引导方式,让自己接触更多的领域。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听起来很神奇的社群,是否真的能让自己有所提升。

    03


    在群里,我觉得这个小伙伴说的有道理:

    想来,无论是发起者出于什么目的。在社会上掀起一股阅读的风潮,总归是好的。只是看具体的方法和效果如何。

    这么多读书社群在邀请,你知道到底应该怎么选吗?

    其实社群或组织并没有什么好坏,只是根据受众需求不同,每个人的收获和反馈不同。

    重点是他们选择的内容类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一方面,目前大多共读或拆书的形式,是通过总结、摘取书中精华部分,再加以领读者或拆书者的导读、观点来跟读者分享。

    这样的形式,选择故事性或带有总结观点的实用工具型书籍更好,人们在短短的推送导读中,就能快速收获一个谈资或方法,这也就够了。

    另一方面,若是思想性或现在用不上的“无用之学”(比如艺术、文学、哲学等等),例如理论、概念型的书籍,更多的需要读者仔细阅读和消化,仅仅通过每天几段摘录总结或者语音导读,是没办法真正让人学到什么东西。

    哲学啊思想啊,哪儿能一句话总结或取其中一句话作为摘录,殊不知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呢。思维层面上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智慧,也许某一句话需要每个人自己慢慢斟酌,100个人有100个不同想法,每个人关注的重点都不同,而拆书或共读总结时可能被一笔带过,错失阅读的意义。

    对于后者,除了时间充足或拥有稍微成熟的阅读系统的人,一般人很难花费这么多时间去学习。

    难道就没有办法让一般人又不费时又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吗?

    刚才说了,对于后者,时间充足或拥有阅读体系的人能完成,那么换句话说,当时间被限定,只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不就行了。

    故,对于阅读“无用之学”,不能再是纯粹的解读书本内容,而是教授阅读方法,更为恰当。

    当这群人学会了阅读方法,不如授之以渔,共读或拆书的读书社群,更多的作用是梯子,提供更系统丰富完全或新颖的书单,让他们借助共读触摸到平时不易接触的领域,眼界洞开。

    04


    说完选书内容方面,另一个问题:

    这种读书社群,里面的互动性可以怎么用?

    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口号和目标,有的承诺一周读完一本书,或者几个月读完几十本书。使用打卡、笔记、考试的方式来督促参与者坚持。

    无论我们的阅读水平如何,希望看到的都是,一个社群里大家按时打卡、说话的人多一些、随时交流读书心得、碰撞灵感火花、增强知识输入效率。

    在我的经验和小伙伴的经验里,一个热闹且有效的社群氛围,得看运气。

    我个人是认为,人有惰性,对于需要“坚持”的事情内心多多少少多会抵抗,听到“坚持”二字下意识就会觉得是辛苦、劳累、事倍功半的感觉。就算短时间坚持下来了,长时间,还是会动摇。所以,社群对于所有类型的用户都是使用同一种要求:坚持打卡、分享阅读感受、进行考试反馈,这种模式,更适合有一定自制力+喜爱阅读的人。

    针对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有不同的社群利用方式。

    一种是自制力不强、平时也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感觉自己输入的东西太少,希望尽快吸收一些实用的信息,转化成谈资也好,开拓一下眼界,接触新的东西。

    对于他们来说,短时间的打卡也许新鲜,但无法长期坚持,更别说输出笔记和心得。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有心改变、但无奈本身就没有阅读习惯的类型,不用苛刻自己,社群的互动性,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只要把每次推送的故事、信息一字不漏的看了,就算是进步。如果还能在生活中讲给别人听,那就更好了。

    另一种是有一定自制力,且本身就有阅读习惯甚至喜爱阅读的人,他们参与的目的不在于督促自己读书,而是没有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不知道读什么、也想知道别人在读什么,希望通过社群输出系统、科学的引导方式,让自己接触更多的领域。

    对于这群人来说,打卡或者输出笔记,并不是难事。他们也并非全是靠社群的摘录或书本分解来获取信息,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办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找到那本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书,然后详细深入的阅读。

    同时,社群的互动性对他们来说才至关重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惊喜,超脱于书本之外的收获,才是这类人提升自己的方式。

    05


    所以呢,私以为,不管觉得熊猫或有书或其他(譬如樊登读书会)的,究其根本,是因为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更多知识和信息,从而选择一个方式让自己达到这样的目的。


    选择加入读书社群,能不能提升自己,最后总结下,也就是说:

    第一需要先给自己的阅读角色进行定位,然后挑选合适的输入内容,

    1. 没有太多阅读技巧,也没有太多时间的人,想通过某种方式督促自己接触更多领域的知识,或只是想短时间内吸收实用、谈资类信息的人,去找更多挑选故事类书籍的读书社群,能让你收获颇丰。

    另外,若社群里对理论、概念、“无用之学”型的书籍进行拆书,可以看,就当时眼界洞开、打开“哦原来还有这个领域”的大门,但这只是最表层的东西,看不懂或理解不透彻也很正常,因为更重要的还需要在下一点中获得。

    • 若你还要求更高,更在乎长久影响和收获的人,故事性的书籍不能满足你,要更多地去看对现在来说没有用的“无用之学”。

      说白了就是需要自己去思考、理解和参悟的书籍,才是智慧。既然要求高,则现在的任何社群的拆书、共读摘选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毕竟那样违背了这些知识的获取方式。你要做的就是,短时间内至少学习一些使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

      然后这些社群和共读给你的意义是在于:提供系统的书单、打开通往更多领域的大门。

    第二,高校利用社群和社群氛围,才能让自己有所提升,

    1. 若你是第一种类型的人,社群的活跃度、互动性、参与度之类的跟你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它选择的内容信息,满足即可。也无需强迫自己坚持打卡、输出之类的,一步步来。

    保证自己按时阅读完那个小卡片就足够,争取把每次看到的信息在生活中告诉他人,获得立刻的反馈,给自己一点甜头,第一步培养兴趣最重要。其他的,等自己培养起兴趣之后,再继续深造。

    • 若你是第二种类型的人,社群给你的书摘、总结倒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要看的不是别人“吃过”的东西,要找那种书单明确、系统、涉猎广泛且质量精品的社群,他们会为你打开更大的世界大门。

      同时要选择那种社群氛围很好的,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能激励和引导自己往更高的境界提升。


    当信息过载、我们面对越来越多选择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网络上的事情在未来会有各种各样障眼法,就像罗一笑的事件一样,只需要在行动之前多想一想。时间和金钱,都需要花在有价值的东西上。

    Your turn

    对于读书会你有其他看法吗?这两大方法4种技巧是否对解决你面对“如何阅读”有所帮助呢?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各种21天、十个月读书社群,真的能让你提升自己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vk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