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你是否想过未来会怎么样?作为一名教师,是否想过未来的教育会怎样?未来,听上去是那么遥不可及,殊不知,它正静悄悄地想我们走来,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未来”遗弃。
汤敏博士抛出的三个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深思:
未来世界会如何变化?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如何培养未来的人才?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牛津大学近日预测:未来中国有77%的工作都有被机器人代替的可能。不仅传统流水线上的工人,会计,审计师,律师,记者也可能被替代。可想而知,未来的发展,真的是不可估量。
那教师行业是否有可能被机器人代替呢?有可能,但仅仅只有0.4%,看到这个微小的数字,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暗中窃喜,错,大错特错。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以应对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倘若我们一直故步自封,闭门造车,终将会被教育行业所淘汰。
那么,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
·运用科技的能力
·跨学科快速学习的能力
·强大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归根结底,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的生存能力。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学习”,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吗?这些熟记于心的名言警句,我们又何曾真正的做到了。说到“学习”,脑海中不犹得浮现出一位气质如兰的女神——董卿。我们只看到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却不曾想过她的付出与努力。
2014年的董卿,正处于鲜花着锦的时节,然而她痛定思痛,做出这样的决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于她而言,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最终凤凰涅槃,化蛹成蝶。
有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便是海阔天空。
从《朗读者》起,董卿不仅仅是主持人,她还担任起制片人的角色。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她,不言放弃,用心创作。所以,在《朗读者》播出后,一时之间刷爆了各种社交网络,成为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董卿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同样,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去什么样的人。正所谓汤敏博士所说“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师”。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或许有的老师在犹豫,瞻前顾后,没有自信,但是请记住: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整个宇宙都会为你让路。
曾经,我们埋怨乡村教育的落后,埋怨乡村学校的设施条件差,埋怨我们没有可以进修学习的机会。而现在,我们遇到了互+,一根网线,让天南地北的乡村教师汇聚于此,一起聆听精彩的课堂,一起分享为梦想而坚持的教育故事。
当下,不是去想未来会怎样,而应该想想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应该想一想凭现在自己的能力应该做什么?
在互+这个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学以致用,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用自己所学来应对时代的变化,抓住新的机遇,做新时代的主宰者。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寻找真正适合于时代的教学方法,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村小的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而出,也如牡丹绽放。
霍金说:“记住要仰望星空,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自己的成功。”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每一个青椒小伙伴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是否一直秉承初心,砥砺前行……
新技术革命呼啸而来,面对急剧变化的未来,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苔米成牡丹。
从现在开始,从零开始,做一个爱学习的人,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让他们成为创时代的接班人!
最后,以一首歌作为我的结束语,也希望所有的教师能不忘初心。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