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逝去的水磨坊

逝去的水磨坊

作者: 水水的萱萱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1:34 被阅读0次

    在叶城二牧场有一条从昆仑山北麓群山中奔流而下的太子河分支,小河的流水不大却也颇有波浪翻滚之势。2012年以前,沿着太子河分支经乌夏巴什镇去往二牧场老场部的路上,大大小小的水磨坊随处可见。最为有名的百年水磨坊则坐落在太子河畔茂密的树林中。

    每年的7、8月份,百年水磨坊周边古木参天、碧树浓荫、景色迷人。四邻八乡的人们,赶着毛驴车、开着三轮车,满载着玉米和小麦来到这里磨面,甚至远在七八十公里外的叶城县人,也专程驱车前来,一是为了磨面、二也权当来郊游。水磨前的小路上排满了各式的车辆,一直排到了大路上,人们在太子河边、林荫中纳凉、聊天,耐心地等待着水磨坊细细地研磨,只为吃上水磨碾磨出一口醇香的粮食。有准备的人还带来了干粮,就地野炊,淘气的孩子们甚至脱光了衣服,在太子河里嬉戏玩水。清风习习,沁人心脾,解暑消愁。

    据说,古老水磨的产生距今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谋福利的最为古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古时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动力装置。它象征着一种久远的传统文化。

    古老的百年水磨坊,在悠悠岁月中,见证了鲜活的人生,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小麦、玉米,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碾磨中轻轻流出,流淌着醇厚、甘甜、自然的绿色醇香……

    从2012年开始,乌夏巴什镇开始修建防渗渠,太子河的支流被引入渠中,河水原来流经的地方失去水源断流,坐落在此上的大大小小的水磨也失去了动力,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机磨、电磨,但是农民们还是愿意吃水磨磨的面。他们认为,水磨磨的面,吃了特别香甜,特别有劲,让人们吃得有力,吃得年轻,吃得精神。

    在二牧场副场长吐地玉素甫的带领下,我寻访了水磨的遗迹。从而牧场出发经老场部往太子河行进,途径乌夏巴什镇,沿途村落绵延,废弃的小磨坊破败不堪,最后,我们来到位于太子河旁的曾经繁华百年的水磨坊。低矮的平房锁着门,在附近放羊的磨坊主人亚森江看到我们来,很开心地为我们打开门让我们参观。狭长空间里的大水磨很是醒目,约20平方米大小建筑的水磨坊,里面是木条(板、块、框架)和两块直径约1.2米厚实的石雕磨盘组成的简陋设施。可以想到,当年,在河水的推动下,石雕磨盘像一辆陈旧的牛车,扭动着身躯,滔滔的河水用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叶轮,叶轮带动碾子咀嚼着玉米、高粱、小麦,渐渐的变成了麸皮、面粉......

    百年水磨坊的主人,23岁的亚森江是乌夏巴什镇13村的农民。他告诉我们:因为太子河的存在,从他爷爷那代开始,他们家就守着这座水磨生活,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他,他从10岁开始,就和父亲一起运转水磨,守着这条河,他们的心里也就觉得更加的安然与踏实。

    亚森江告诉我们:这水磨坊一天一夜能磨出35称子(称子:当地民族计重方式、一称子约8公斤)小麦面或玉米面,村民来磨出一称子面粉收取0.5元,而且水磨运行基本没有其它费用,每年从5月到11月,每个月,水磨能为他家带来300元左右的收入,遇上水情好的年份,几个月下来家里能增加2000多元的收入,同时还方便了周边群众。

    2012年以后,亚森江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水磨坊己永远的沉静了,像没有了烟火的古庙,静静地伫立在太子河旁,往日的繁华荡然无存。但亚森江对这水磨的感情依旧,依然留着它不愿意拆除,舍不得丢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逝去的水磨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a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