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相帮

作者: 阿媛_d125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1:55 被阅读0次

    “喊相帮”的习俗,在村里由来已久,久到无从追溯。

    村里有了红白喜事,沾亲带故的自然是随分子;非亲非故的,主人家就会上门“喊相帮”。随了份子的亲戚,自然全家都来奔丧或者喝喜酒。被“喊相帮”的人家,一家只能去一个,叫“做相帮”。

    亲戚上门就是来走亲戚的,“做相帮”的才是来帮衬的。但凡红白喜事,诸多琐事。跟四邻五舍借桌子、借凳子、借碗筷、借锅勺;还有做菜、端菜、涮锅、洗碗;再有搭棚建舍。事情结束后,还家伙什、拆棚子、清理场地等等,不一而足。

    若全村大半的人家沾亲带故,那几户做相帮的便忙得不可开交。但谁也不会缺席,其他的事可以放一放,“做相帮”不能不去。因为今天你给人家做了相帮,轮到自家红白喜事时,才好意思开口喊相帮。正事结束后第二天主人家会另置酒菜,单请本家的亲戚及村里的“相帮”,这叫“谢相帮”。

    这习俗一代传一代,延承下来。自农村出现“驳倒厅”的形式后,“做相帮”就轻松多了。

    “驳倒厅”,一种移动式的餐厅。可以根据主家要求,搭建厅舍,或大或小。无需主人家费心,“驳倒厅”自带材料,自带桌椅碗筷。这种形式刚兴起时大多是“夫妻店”,男的炒菜,女的做下手,村里的“相帮”还是做相帮的活,跑堂、端菜、洗碗,等一众亲戚吃得差不多了,相帮才能落座。但至少比之前轻松多了,很多相帮就不再相帮一整天,只在饭点前赶去帮忙。

    后来“驳倒厅”的形式发展得越发完善。只要主人家给个合适的价位,从搭棚、买菜,到跑堂、洗碗,无需主人操一点心。有的讲究的“驳倒厅”,不仅带有空调,服务员还培训上岗,统一着装,甚至婚礼的舞台同样搭建得美轮美奂,完全是个上档次的移动饭店。

    现如今的农村物质丰富了,村民也更图省事了,除白事依然在家操办,喜事一般都是上饭店举行。此时的相帮早已名不副实,也就是不随分子的食客。一桌酒席五千,一个村的“相帮”一两桌人是正常的,大几千、上万的单向支出,怎么算都不划算,但“相帮”还是要喊,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村里鲜有人家愿冒这大不韪。当然也有几家率先吃螃蟹的——喜事不“喊相帮”。这样的人家除了背后被人戳脊梁骨,议论上许多年,村里还暗自约定,以后那人家白事“喊相帮”,大家都别去。而随后人家生了小孩,按习俗孩子出生三天后全村送“三朝面”,村里人再按习俗还礼。村里人聚堆一商量,还了个二十元的红包——目前还礼的市场价是一百元红包——也算是一种折辱。

    都说在农村人情大于法,习俗的力量更不可小觑。村里最近两家办喜事的人家,从“隔夜落座”到办正席,都是在饭店完成,相帮真的只是个名称。但主人家亦不敢怠慢。“做相帮”的大多是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当然先前都是强健的老人,一则眼里有活,二则时间充裕。如今只是去“相帮”吃,就更加老弱残了。正席那天,主人家包了几辆大巴,把“相帮”及一些需要搭车的亲戚送去饭店。酒席后再安全送回。

    婆婆去世后,村里做相帮的事由先生接替。这几日先生忙得脚不沾地,实在腾不出时间,便差我去。我万般不愿。“相帮”这词让我觉得自己好老,且婚礼订的饭店在苏州城区,车程一小时。我这晕车人,一听满车的人坐着气味嘈杂的大巴那么长时间,心里就打鼓。先生说,家里一个都不去做相帮,会被人闲话。我这自由散漫惯了的人,只好屈服于那摸不着看不见的势力。事先服了晕车药,这顿“相帮”酒水最后才全须全尾地到家。

    做了今生第一回的“相帮大妈”,虽然只是相帮吃,还是感觉自己跨进了人生的又一个行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相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ax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