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大学生活社会热点
始于“被消费”,止于“被感动”

始于“被消费”,止于“被感动”

作者: Mr_Ant蚂蚁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21:58 被阅读54次

    题图选自意大利设计师Francesco Giustozzi作品

    文 | 蚂蚁先生

    -01-

    白岩松说过,有些苦难,经历过,才能为外人道。

    可是我想说,任何通过把社会问题伦理化的道德捆绑都是耍流氓。

    可能连范雨素都想不到自己的文章竟然能在自媒体圈引发一轮热议,成为新的热点。我第一时间看到了她的那篇《我是范雨素》,看完之后,我有预感这篇文章要火。

    六十岁的老队长维权被打断四根肋骨,八十岁的老母亲被拽脱了臼,村里征地,一亩只给两万二......

    我当时在文末留言说,对于绝大部分的社会底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很多时候,活着,其实就已经是老天爷赐予的最大恩典。

    对于范雨素的经历,我感动吗?说一点都没有是假的,可是我并不能像网上那么多感动主义者们一样泪流满面。要讨论范雨素这个事件,首先得先找准讨论的背景——聊写作问题,那就请只看她的文字,别把她的苦和惨掺杂其中;聊社会问题,那就请思考她文中所讲述的遭遇所摄影出的当下神州大地上的社会现实。聊个人遭遇,那就请揣好自己所剩不多的智商和逻辑,让情感的归情感,理智的归理智。

    如果金鱼的记忆只有奇妙,那我甚至怀疑群众的记忆是不是只有七天?至少也是短暂的。为什么要这么说?我们不妨先跳出范雨素这个热点事件来看,文章《我是范雨素》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罗尔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罗玉凤的《求祝福,求鼓励》、X博士的《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下的中国农村》,再往前推,还有《盛世中的蝼蚁》、《疫苗之殇》......

    每每看到这些文章成为爆款,熟稔的笔法和一如既往地套路,我知道在一个个苦难被消费的同时,这些文章背后的作者也好,运作者也好,毫无疑问地再一次戳中了互联网主流人群的G点。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这些文章底下点赞留言转发的,很多都是微信上的主流人群,是城市里的中产,亦或伪中产,而绝非像范雨素那样的农村人。

    都说城里人可真会玩儿,可为何这些城里人,对农村题材总是如此热衷?是城市生活太枯燥干涸,缺乏感动的泪水,需要用社会底层人群的苦难来让城里人洗涤一下被雾霾污染过的灵魂?还是说藉此表达一个城市中产阶级胸怀天下,每每看到类似的文章,就立马点赞转发,好让身边的朋友们都看到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讲道理,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面对他人的苦难内心产生同情心都是正常的。人类潜意识里都渴望通过比照他人的不幸来烘托自己的幸运,进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从而给自己一种“你看别人过得比我惨多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开心?”的心理暗示,这是人性,谁都避免不了。

    但是,如果对社会底层的参照,仅仅止步于感动和廉价的泪水,仅仅止步于点赞留言和朋友圈转发,仅仅止步于通过比较他人的悲惨人生从而达到某种自身的优越感,那这种参照,就是可耻的!甚至是卑劣的!

    你看,我可不是整天只顾吃喝玩乐,刷朋友圈,在公司格子间哼哧哼哧赶PPT的都市白领。虽然我对范雨素文中描述的糟糕的生存环境一无所知超乎我的现象,但我还是能感同身受她的痛苦。我读完她的文章,泪流满面,仿佛肉体和灵魂都受到了洗礼。我读完她的文章,发现她只是个没什么文化的育儿嫂,竟然还能写出“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更感动。总之,我很感动。

    然后呢?把你和她的经历互换你愿意吗?感动之后呢?没有了,等着下一个“范雨素”、“罗一笑”的热点再出来,在都市中产们泪腺快要干涸的时候,再感动一把,如此循环。很少能有人真的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其背后所包含的东西。难怪和菜头要发文写《我是和菜头》,为什么他那么招人骂?因为他总喜欢毫无保留地撕掉某些人的遮羞布。

    -02-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还有一个故事是,古时候有两个农民一辈子都在庄稼地里种粮食,有一天他们俩儿在田间休息的时候,其中一个问:“当皇帝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另一个想了想回答说:“皇帝的锄头应该是金子做的吧!”

    这两个故事用来讽刺的,是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农民只知道用锄头耕田,所以觉得皇帝也耕田,只是用的金锄头。皇帝每天锦衣玉食,不愁吃穿,所以奇怪老百姓饿肚子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因不同成长环境,给人带来的价值观影响的差别之大,在很多时候让感同身受四个字变得极为奢侈。

    从可预见的未来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虽然很难,但起码还有可能,可如果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跃迁,希望真的很渺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每个人的个人奋斗背后所捆绑的,是你的原生家庭。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不过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

    人一旦被原生家庭绑了票,要想挣脱,是非常困难的。正因如此,也才有了更多的人延续和重复着这种痛苦。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它意味着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传承,包括看问题的角度、待人接物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价值观。即使每个人的价值观在后天的学习领悟中能够得以矫正,但这种来自原生家庭的“根源”,是很难改变的。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对贪官们的心理活动做了近乎赤裸裸的描述,同样是农民子弟,比起李达康和易学习这样的好官,像赵德汉这样的巨贪小官,就是因为小时候穷怕了,吃过的苦全都刻进了骨子里,一旦手握实权不受监督,立马开始贪污。

    很多人都把贫穷和苦难归为自身家庭的原罪,叫嚣着“我一生不曾做过坏事,生活凭什么扼住我的咽喉?”,面对这些难以改变的起点,很多人选择怨天尤人,坐以待毙。可是事实上,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原生家庭的过去与现在,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摆脱不了的依赖。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选择的。你能选择的,是你这一生之中与原生家庭的相处方式。说白了,能不能摆脱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关键在于你自己。如果只是对既定事实进行抱怨,没有任何意义,那是一个死循环。行动大于思考,独立强于依赖。你如果连这都想不清楚,也就活该你始终要生存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之下。

    陈然,范雨素的原生家庭并不好,她的个人经历也值得人同情,可是她也是幸运的。她有真正爱她的母亲,还有爱她的女儿,我相信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的是比她惨的人和事。更令人动容的,因为喜欢读书,让她早早地悟到了这一层,用前半生的努力,让自己从过去的苦难泥沼中得以抽出半截身子,让自己的女儿脱离了这份泥沼,得以上岸。

    -03-

    “范雨素”们带给很多人的,都是侥幸感,卑微的,不高尚的,但确实是发自本能的侥幸感。平日里我们常谈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推己及人。但每逢这种时刻,没有人会乐意去想“如果是我遭遇了这些……”,或者是“如果是我的家人遭遇了这些......”他们只会甩甩头,把这个念头“呸呸呸”掉。

    这种侥幸感,看起来自私,其实很凄凉。侥幸感多么飘忽不可靠,但它能激励人,让自己从当下的焦虑不安中寻求一丝丝慰藉。那些所谓的优越感,其实捏碎了看,还是侥幸。虽然我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我还是不敢苟同。

    前央视女记者柴静在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中曾经做过一次五分钟演讲,她演讲中提到了自己采访过的一个老人: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想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柴静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其文明价值亦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什么样的社会氛围是有正义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文价值的——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拥有那些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拥有那些能够记录社会真实的人,拥有那些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

    然而一个莫大的讽刺是,他们既渴望身边能多一些这样的人,却又在极力避免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这里是临城客栈,我是蚂蚁先生,感谢你的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始于“被消费”,止于“被感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b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