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爱好美食但又不经常出门的吃货,我会专门看一些美食探店博主的视频,特别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躺在沙发惬意的时候,看这些视频让我感觉很放松。我自己在抖音也关注了一些喜欢的大V,他们的粉丝都是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因为经常看这类视频,短视频APP便会根据我的喜好主动推一些相类似的其他主播的视频,但刷到的视频多了我渐渐感觉到一些主播的视频不仅不能让我解压,反而让我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看到的美食探店主播分为了两类,下面我就分别说说这两类。
一、贴近生活接地气
在我所关注的探店美食主播中,人气最高的是一位面食爱好者,他吃过各式各样的面,经常两三口就能把一碗面吃完,他去的店面一般都不大,大多开在某个城市的市井小巷里,但都很有地方特色,他的视频给我的感觉很自然,就是在平常生活中去吃顿饭,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和同事一起,或是深夜的一顿夜宵,亦或是同事聚会的一顿火锅,食物本身虽不稀奇,但就是这日常的环境让人感觉真实。随着他的名气增长,他探过的店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视频的传播不仅给店主带来了收益,同时也在加深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正常人吃正常饭。
还有一位我喜欢的美食主播,我就暂且称呼他为红衣大哥,他的不同之处在于,每次去吃饭他不点菜,让店主根据他的预算主动推荐和搭配,大部分店主都会安排最具特色最拿手的菜,当有店主提醒他说,他的预算肯定是吃不完的,他就说没关系,吃不完的打包,下一顿就不用做饭了,每次看他去吃饭,都感觉像在拆盲盒,总能勾起我的好奇心。
还有一位是一个跑长途的货车司机,因为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所以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路边饭馆或者是高速服务区,他吃的食物就更普通,炒粉炒面、几张饼、或者干脆在车上蒸一锅米饭拌点其他的辅助食材,他的饭量很大所以吃的也比一般人多,但却从来没有发现他浪费过一点,他的视频都是在吃完最后一口饭后才结束。
上面的几位短视频美食主播,吃的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米其林三星,就是生活中很普通的很常见的小吃和饭菜,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吃饭日常,在我工作压力很大没有什么胃口的时候,刷一下他们的视频就能激发起食欲。
二、浪费粮食博眼球
某主播一,粉丝数40多万,他的视频内容是自己携带食材让饭店厨师给他做菜,本身这个操作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关键是他每次带的食材组合都很奇怪,还美其名曰是接受粉丝的挑战,有一次他带着几斤超级辣的辣椒、几斤花椒,几斤姜去让老板做菜,很多人面对这个小伙的请求都表现出震惊、不解和质疑,有的表示锅根本就盛不下,有的直接问他这么多辣椒你真的吃的了吗?! 虽然很多店主都礼貌的进行了回绝,但最后还是有一家店接受了请求,为这个小伙做了一大盆全是辣椒和花椒的辣子鸡和一大盆姜汁可乐,没吃两口就明显感觉他已经被辣的面露难色了,最后每道菜都只吃了两三口视频就结束了,而这顿只吃了两口的饭菜加上买食材的费用和给店家的加工费总共竟然花了五百多,最后那些菜是怎么处理掉的我不得而已,但大概率也能猜到,谁会没事去挑战那么重口味的菜呢,这菜根本就没法当饭吃,除了倒掉还能怎样呢。当时看完这个视频我就在想,这么视频的做法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去了解吃一盆辣椒和花椒是什么感觉?
某主播二,粉丝数80多万,他的视频内容是让店主专门做一个比正常个头的食品大好几倍的特制食物,一次我刷到他去一个卖饺子的店面,要求店主做一个值一百块的特大号饺子,店主依旧会表现出惊讶和不解,但看在钱的面子上基本上很少有人拒绝,等店主做好后,该博主只吃了一口,视频就立马结束了,最后这只巨型饺子怎么处理的依旧是不得而知,虽然这个视频的创意我不敢苟同,但是他最后说的那句结束语却恰到好处,也许会有人去反思,这句结束语就是“一百块你们觉得值不值”?
虽然我不太认同这两个主播的视频所传递的价值,但依然不妨碍这些视频获得好几万的点赞和收藏,现在的我,没有经历过父辈们时候的三年自然灾害,也没有经历过买物资需要凭票的计划经济年代,但我看过电影1942中的悲惨场景,也知道在非洲的某个贫穷地区还有靠吃土维持生命的部落,在现在这个已经发展到有着ChatGPT的社会,浪费是多么的不起眼,但我想总有部分人是清醒的,人间烟火不是大胃王吃帝王蟹,而是正常人吃正常饭,吃饭是一种享受,不是博眼球也不是找罪受,为了一点流量牺牲一点胃量或者浪费一点食量,你真的觉得值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