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斯坦福经典实验:“表扬”与“鼓励”的差别之大,震惊所有家长!

斯坦福经典实验:“表扬”与“鼓励”的差别之大,震惊所有家长!

作者: 酸菜黑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08:31 被阅读0次

“宝贝,你真棒!”

“宝贝,你真厉害!”

“宝贝,你能聪明!”

您是不是也经常这样表扬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觉得这样的表扬能给孩子带来正向的激励?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会颠覆我们对“表扬”的认知。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1、夸奖智商和夸奖努力的差别

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2、被表扬与被鼓励,接下来的行为大不同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3、测试继续进行,差别越来越大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4、表扬与鼓励背后的心智模式

哥哥经常跟我说,他们班级的同学大多都自带学霸属性啊。我说学霸什么属性,他跟我描绘:同学学习都特独立自主、大部分人都有日常时间管理特别自律、还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在与他们班老师家长接触的过程中也发现,这些孩子很多几乎不用大人操心,就能自己搞定学习上的一切事情,而且还能自己给自己布置学习任务。

可是我也有很多朋友,他们经常抱怨说,每天被孩子的挑战弄得焦头烂额:写作业拖拖拉拉、打起游戏根本停不下来、遇到难题不愿思考、没上进心、每天的学习任务不催个十回八回根本就不去动......好像学习是在给家长完任务,千万个不情愿。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管就很自律,还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有的孩子,你即使拼命唠叨,也都是做了无用功呢?

原因就在于孩子的不同思维模式。

第一种孩子的思维模式就是成长型:喜欢拥抱挑战、坚持不懈做事、相信努力一定会成功、批评也是进步的机会、善于从他人的成功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将来会有更高的成就。

第二种孩子的思维模式就是固定型:避免挑战、会轻易放弃、认为努力也是白费功夫、面对批评一蹶不振、看到别人成功只会极度沮丧,最终在原地踏步,即使有潜力也无法发挥。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不同思维模式呢?答案就在我们平时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中,也就是夸奖聪明和夸奖努力的区别里。

“夸聪明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这是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

夸努力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

夸奖聪明暗含的观点是: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解不出难题只能证明你不聪明。孩子们如果接受了这一点,那他就会努力维护自身聪明的形象,注意力会从外界事物,转移到自我的关注上,太过于重要和脆弱的自我,这是僵固型思维的最大特点。

而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努力可以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些孩子自身没有包袱,就把目光聚焦到了努力本身上

僵固型思维的人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完成,说明自己能力不行,他们把所有外界的批评都当做是对于自身的否定。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过于关注自我,一切行为都是在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把自我放下,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我们与真实世界的互动方式才重要。

5、如何正确地鼓励孩子

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每个人都需要鼓励。

怎么样的鼓励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1、描述型鼓励

描述过程、行为、具体的细节

“宝贝,妈妈注意到,你今天6:50分就自己起床了,没有让妈妈催促,而且比昨天还早了5分钟!”

“你这次考试卷面很干净,有审题的痕迹,说明你有认真思考哦。”

2、感谢式鼓励

感谢孩子遵守约定、帮助做家务等,对孩子的行为表示感谢

宝贝,今天我们去超市,你没有买玩具,感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

“孩子,感谢你今天洗了碗。”

3、赋能式鼓励

为孩子赋能,表达对孩子的信任

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尽力发挥吧,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考好的!

“你分析的很有条理,我详细你的判断”

4、启发式鼓励

启发式提问,激发孩子思考

哇,你这个积木造型搭e地太有创意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哇,这么难的题你都解出来了,你是怎么做的?”

承认孩子的每一份努力和进步,对他们会取得最终胜利表现出信心,关注孩子在朝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而非失误,这就是鼓励的本质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斯坦福经典实验:“表扬”与“鼓励”的差别之大,震惊所有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hg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