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帆《变量》,留守儿童问题

何帆《变量》,留守儿童问题

作者: 真真卒迹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0:03 被阅读0次

    此时此刻,我还想再跟你分享何帆老师《变量》这本书里面,我看到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的一个边缘人群——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你的印象可能是,这是中国社会最无助的一个人群,他们家境贫困、教育资源很少,甚至还得不到父母日常的陪伴和照顾。

    总之,一想起留守儿童,我们总会觉得这是一群前途渺茫的孩子。

    但是,2018年,何帆探访了一个山区小学。规模非常小,一共只有28名幼儿园孩子、43名小学生和12位老师。

    何帆老师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呢?跟我们坐在大城市里面的想象完全相反——山区、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悲惨世界。

    何帆得出一个连他自己都震惊的结论:所有最先锋的教育理念,在这所山区小学都能看到。

    不可思议吧?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大山里的学校,在高考面前,确实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附带的结果,“升学率”这个指标对这个学校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大家自然就不玩命追求那个目标。你看,大城市里的学校做不到吧? 

    最困扰的那件事就解决了,这个学校天然就不再是应试教育了。

    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奔的那个教育目标,就不再是分数,而更有可能回到教育的初始目的——育人,让学生成为社会合格的一份子。

    你看,卸下了包袱,教育回到了它的本来面目。

    从这个起点开始,事情就起了一系列变化。

    因为学生不足,他们自然就变成了小班教学,这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吧?一个班七八个学生,每个老师分配给每一个学生的时间变多了,关注就变多了。你看,大城市很难做到吧?

    因为学校资源不足,所以就不能关起门办学,所以必须融入乡村,和周边的老乡密切地打交道,跟社区共生。

    于是,学校不再是一座教育孤岛、一个考试集中营,孩子们除了上课,还要采蘑菇、拾柴火、参观水电站等,通过走出学校来理解真实的世界,学校和外界的围墙变模糊了。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大城市很难吧?

    因为学生家长不在身边,这本来不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附带结果:大城市里那种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也就消失了。

    老师和学生变成了生活共同体,孩子遇到难事可以扑到老师怀里。这样一来,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塑造学生的人格。你看,做到这一点,大城市很难吧?

    何帆老师说,这所小学里的孩子,是他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

    我们只要稍微调动一下社会常识就知道,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一生一定不会差。

    不管能不能上大学,都不影响他们成为自食其力、有社会尊严、有手艺的劳动者。

    他们的根牢牢扎在这个社会里,他们获得幸福的能力一点都不比那些城市里的孩子差。

    说到这里,你意识到什么没有?

    有些东西,过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它们很重要,我们在它们那里也能获得安全感,但是我们很少反思,我们为了获得这个安全感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获得的安全感,背后一定有隐形的成本。没有它真的就不行吗?

    比如对于教育来说,高考也是这么个东西。如果你不把高考当作唯一的安全感来源,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就会呈现出来,另外一种生命力就会开始萌发成长。

    2018年后半年,很多人会说:变化来了怎么办?整场下来,你明白了吧。

    一个做事的人,怎么会怕变化呢?我是巴不得变化到来的,如果这个世界没变化,还有什么机会轮得着我吗?

    再退一步讲,当变化发生的时候,你说我们做事的人有得选吗?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害怕,然后就不做事;第二种是窃喜,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人害怕了,我做事的机会就来了。你说我选什么?

    何帆在《变量》这本书里提醒我们,历史一直奔涌不息,但它有时候是一个反转大师。反转大师提供的机会,你不能辜负。 

    我们再看一眼这所学校,它叫范家小学,它的位置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苟村一组。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

    等你拿到《变量》这本书,关于这个故事你能看到更多细节。

    我并不是说,所有的边缘地带都如此美好。

    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你会读到,在中华文明中,确实有一个现象,就是无论在多么边缘的地方,都生长着一种向上的力量。

    即使在一个山村里,一个不认识字的老奶奶,摸着小孩子的头,她也一定会说,“娃呀,好好学习,有出息,将来考大学、挣大钱,孝敬你爸妈”。

    这是在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的现象,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一个基本的内心规则:我们得向上。

    永远不要低估包括你在内的、中国人身上那种朴素的、但是又强烈的向上的冲动。

    你可不要认为这种向上的冲动,这种精神动力,是所有文明都有的,是天经地义的。

    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独享的红利,是中国教育两千五百年才积累出来的精神红利。

    感谢你坚持到现在,夜已经深了。2019年的第一束曙光就快打过来了。新的一年里,什么都可能会变。

    但有一件事肯定不会变了,我们一生都不会变了——2018-2019的跨年之夜,是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度过的。

    那我再来清点一下,在过去的4个小时里,我们一起收获了什么? 

    三个字:小趋势。

    小趋势是什么?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小趋势没法跟,也不用跟。只需要我们随时感知它,然后激发那些你早已准备好的力量。

    怎么准备呢?刚才我们提的所谓扎心五问,就是做准备的几个方向:

    抓住小趋势,首先总得了解事实真相;

    抓住小趋势,你要能挣脱观念枷锁;

    抓住小趋势,你得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标;

    抓住小趋势,你得学会从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抓住小趋势,你还得有一套长期主义的人生算法。

    有了这五条,小趋势来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像一粒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如果你觉得这还是太复杂,我想和你分享我大学军训的时候,教官教给我的那句打靶口诀——“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什么意思? 一个人趴着射击,全部的力气和注意力都要指向目标,用全部的精力去瞄准,这叫“有意瞄准”。

    至于什么时候扣动扳机,不知道。无法预设,也不必预设。 

    真正让你扣动扳机的那个信号,也就是今天说的小趋势,可能是风吹草动,可能是心流涌现,只要它到了,一瞬间就可以调动全部此前的准备,一发子弹打出去。

    你可能会说,打不中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继续瞄准啊。感知到下一个小趋势,再打一发。

    今年的跨年演讲我们问,2018怎么看?

    就像约翰·列侬说的:“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那么,2019怎么办呢?

    就像作家阿尔贝·加缪说的:“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帆《变量》,留守儿童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hr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