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八零后,出生在大西北的农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一直比较好,年年是三好学生。初中时,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家里开了个小商店,父母没时间管我,他们觉得我学习一直不错不用操心,就把我送到奶奶家住。从那时起我开始迷失在青春期的转变中,成了中等学生。中考时,我勉强考进了高中,但是不懂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我慢慢落后了,高三成了名副其实的差学生,我彻底间奔溃了。
都说成年人的奔溃是无声无息的,我在成年后的第一年就真切的感受到了孤独的力量, 在辽阔的孤独中我不知不觉中奔溃了。
记得高三那年语文课上,老师讲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说作者海子在诗中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是心里话。但是很不幸,他再生命最灿烂的时候选择了卧轨自杀。讲到这里老师又延伸了一下讲到:很多大师内心都是孤独的,为了最爱的东西可以献出生命。下课后我通过查资料知道了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万寿山昆明湖投湖自杀了。从此,我对死亡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觉,觉得那是一种悲壮得美!
海子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的他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
王国维在世的最后一天写下了十六字的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很多人认为他是为 “文化殉节”。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推测他是“殉清”论王之死,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当时十九岁的我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但当时我确实奔溃了。起因是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在我转身的一霎那,我发现身后一片空白!就在那一瞬间,我感觉那句话说的就是我的现状啊!寒窗苦读十二年,学成了差生!让我无法释怀的是别的差学生要么玩的潇洒、要么收获了青涩的爱情,而我却一无所有。那时我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那些古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在世十九年什么都没有成果,那你活在世上有价值吗?
从此,我郁郁寡欢,每天放学总喜欢在操场上漫无目的乱走,别人看到的是五彩斑斓、丰收的喜悦,而我却只看到残阳如血、秋风萧瑟!这样的日子一直到高考结束。
经过高考的洗礼,我中午释怀了,慢慢也想开了。谁都有奔溃的时候,也许别人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你的痛苦,但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那份无法言表的痛。
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哭过了擦干眼泪继续努力,相信明天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