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史第25课||汉乐府民歌

文史第25课||汉乐府民歌

作者: 边边缘 | 来源:发表于2024-08-11 20:07 被阅读0次

一、释义

1.民歌:在民间流行的诗歌(可以歌唱)

2.汉乐府:是西汉的一个官署名称。

秦和西汉初年,曾设立太乐令一职,掌管宗庙音乐。到汉武帝时,在太乐之外,设立乐府,专管宗庙之外的音乐歌舞,规定乐府的职能是:为文人诗赋谱曲、训练乐员、担任演奏之外,还采集民歌以观察风俗。

汉代乐府采集的民歌共有138首,采集的地区遍及全国。但后来大都散失了,今存不过60首左右,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采集的民歌中,以东汉居多。其原因是,东汉政局不稳,又实行听风观政地政策。

3.演变

因为这些诗歌是乐府采集的,又可以入乐演唱,所以就把这类诗歌叫做“乐府诗”。乐府也就由官署名,演变成了一种诗体名称。后来,曹操等人的借古乐府写时事的风气之后,很多文人采用乐府旧题写作,这些诗不一定入乐,只是用了乐府旧题,所以也被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民歌,反映的是广大劳苦大众的生活和情绪。

1.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穷苦生活和所受的迫害。如《妇病行》《孤独行》

2.百姓生活的困苦,有时候是来自当时官府借助权势对百姓的鱼肉。如《平陵东》

3.由于贫困破产,大批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思乡之情”。如《悲歌》

4.有些寓言诗通过描写动物的曲折遭遇来表达受迫害者的悲愤心情。如《乌生》《枯鱼过河泣》《蜨蝶行》

5.受压迫得过火了,人民大众也会挣扎反抗。如《东门行》

第二、对战争的控诉、反思及其他

1.揭露战争的残酷和穷兵黩武的罪恶。如《战城南》

2.揭露兵投制度的不合理。如《十五从军行》

3.反映士兵战斗情绪低落,厌战。如《东光》

第三、歌唱爱情

这时的乐府诗描写的爱情,已无《诗经》中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更多的是笼罩着一层不幸与不详的悲伤气氛。表现弃妇的思想上情感在汉乐府民歌中也是重要的主题。如《白头吟《《怨歌行》《塘上行《孔雀东南飞》等

第四、对有限生命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和哀伤

三、艺术成就和影响

1.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群众的爱憎,是对诗经开创的写实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叙事诗数量多,艺术性高,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成熟。

3.形式自由多样,有杂言,并逐渐赵向五言诗。

4.语言质朴浅白,却精练传神,表现力强。

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了后世的创作,如杜甫的三史、三别,白居易的讽喻诗等。

相关文章

  • 用二元审美矛盾,解读“罗敷夸夫”的举动,探讨汉代双重审美理想

    《陌上桑》是东汉乐府民歌中的名作,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东汉乐府民歌的双璧。它以流畅的文笔、华美的词彩、和谐的韵律...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中的1~31首

    1,江南(汉乐府) 2,长歌行(汉乐府) 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咏鹅(唐·骆宾王) 5,风(唐·李峤) 6,...

  • 汉乐府民歌解赏

    一、乐府内涵的演化 乐府意义纷复繁,三言两语难说全。 远古中古一长串,意韵因时而变迁。 管理乐律有官署,可以上溯秦...

  • 聆听文学之四

    《汉乐府》在吸收了《楚辞》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主要以民歌的形式展现,而民歌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歌曲,民歌来源...

  • 我眼中的江南。

    【齐帆齐微课】 一提到江南二字,我立马就想起了那首节奏欢快的汉乐府民歌《江南》。 《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

  • 喧闹世界中那一朵莲

    记录美好生活,跟大家分享一首民歌《采莲》,化自两汉汉乐府民歌的《江南》。 《采莲》歌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 汉乐府民歌赏读(一)

    赏析: 《白头吟》,诗中的女子觉得爱情是揉不进一粒沙子的,一旦男子变心,女子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决定与之饮诀别酒,第...

  • 40两汉乐府民歌

    01乐府与乐府诗 乐府诗是汉代兴起的一种重要诗歌体裁,在古代诗歌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在汉代,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官署。...

  •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征在叙事指向与情怀表达方面的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班固所言,汉乐府民歌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都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在叙事指向方面,乐府民歌通...

  • 乐府诗

    1、乐府诗,又名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史第25课||汉乐府民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kc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