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有两大爱好:做手工和看闲书。
每到周末和寒暑假,就会用碎布片和彩色的纸,做成各种祝福卡片或可以折叠的生肖贺卡,过节的时候送给关系好的同学。
闲书是和学习无关的课外书,小叔是老师,家里有很多闲书,一书一世界一看一整天,这是我的常态。
后来爸妈说做那些没用,浪费时间,老师也这么说,在那个成绩大于天的年代,爱好注定会夭折,现在每次看到各种兴趣班里的孩子,心里不禁想:要是我当年的爱好能被大人正确引导,现在说不定也小有所成吧!
如今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也有些自己喜欢但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爱好,但,至少可以确定,我是快乐的。
就像昨天下午,我和小区里的另外两个妈妈一起带孩子去游乐场,闲聊中我得知,她两最近都在减(jian)肥(shen),A妈妈说她年前就办了健身卡,B妈妈也一直在坚持早起和跑步。
其实在我看来她两并不需要减肥,她们说这么做首先是因为喜欢,喜欢运动喜欢能量满满,喜欢忙里偷闲的那种释放,虽然有时候也被别人说没用,说浪费时间,但她们很快乐。
我坚持早起也有段时间了,最近也开始健身,尽管我并不胖,当一个人仅仅用能否减肥来评判健身是否有用时,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相信健身和读书一样,自带美容和ps功效,当你能把习惯转换成热爱时,瘦是必然的,除此之外,还额外送你健康、气质、自律和天然美。
几年前,在去北京的火车上看过一本书,叫《做点无用的事》,也是2012年度佳作,有一部分内容是讲:100件人生中应做的无用之事,比如交一个无用的朋友,去一个不是目的地的地方,做一个卖萌的中年人等等。
看似简单,但都能做到的人一定很少,因为这跟升官、发财、成名都没关系啊!我们忙着选择最热门的专业,不在乎自己是否擅长,忙着寻找最有钱途的工作,无所谓是否感兴趣,忙着参加各种相亲派对,忽略自己的内心,感情是什么鬼?时间这么宝贵,谈情怀多浪费。
其实,摒弃功利之心,无用即是大用,拿我自己来说,自从做了妈妈,心态有很大的转变,一方面小孩的简单会感染到我,另一方面就是我的爱好都很无用,比如买字帖练字、涂秘密花园、种花养草、做宝宝成长册,甚至觉得一些绘本和玩具都挺有趣,也去看去玩。
做这些事看起来是没用,可能是因为喜欢、擅长或者是好奇心,但真的能给我带来快乐和愉悦,而平和的心态,对孩子、对自己,对一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跟老公说,如果将来能换套大房子,我也要像陈道明一样,给自己留一个专属空间,可以在里面存放一些无用的物品,做点跟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有关的事,窗外落叶无声,屋内岁月静好,无用的事都可以修身养性吧!
其实玩物并不一定就丧志,无用的爱好也会在不经意间生长出惊喜。
我的婶婶是60后,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还是离异,一个人养育三个孩子,虽然很辛苦,但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一个爱好,就是剪纸,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剪,尤其过年过节时,剪出各种造型贴在家里的窗户上。
她说,只有剪纸的时候是真的快乐,那是爱好,更是伟大的艺术创造,她说那些说没用的人根本不会懂。
后来婶婶的剪纸真的出名了,08年她报名参加了我们县成立的剪纸协会,作品陆陆续续获得过很多奖项,并被县文化馆推荐参加市里的剪纸艺术展,还有的作品,在中国锦州世园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剪纸展中荣获最佳作品奖。
如今,五十多岁的婶婶还成立了剪纸艺术专业合作社,规模和影响力都很大,曾经别人眼中无用的事,却成就了她,也成就了她的事业。
有人说,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得关系,我想,做点无用的事就是处理人与内心关系的一种吧!
世界这么大,我们没有时间去看看,你有多久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多久没有看部无厘头剧了,也许应该慢下来,看本无用的闲书,而不是成功学、畅销和速成,陪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有时候我们不期待教会孩子什么,而是期待孩子教会我们什么。
这年头,快乐就和安全感一样,属于稀缺品,才上大学的表妹说,她坚持每天写日记,跟内心最真实的自己对话,知乎里的网友说,他有时候花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去研究一些小玩具,虽然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但对他来说其乐无穷。
对我来说,偶尔发个呆,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也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做些无用的事吧,即使并不伟大、没有社会意义,不能算是一种人生追求,但起码总有那么一刻,让你从功名利禄的计算公式中解放了出来,即使,就那么一会儿,你会快乐,会找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