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原文解读: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将国家的命脉寄托于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这样的人是君子啊。”
个人感悟:
在曾子看来,真正的君子是讲道德、有节操、有才能的人,即便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关节时,他们也不会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始终都坚守着自己的责任。
说到“托六尺之孤”,就会让人联想到刘备托孤之事。刘备在去世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同时也把国家托付给了他。
诸葛亮没有辜负这个嘱托,用尽平生才智辅佐刘禅,即便是阿斗扶不起,诸葛亮也没有放弃努力,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此举,堪称君子的典范,也为他赢得了千秋美名。
历史上,担当起并成功完成托孤之责的名臣还有西尚的周公、西汉的霍光等人。
他们与诸葛亮一样,永留史册。但是,也有像王莽、司马懿等人,都曾被寄予托孤之任,但遗憾的是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诺言,辜负了国家的厚望,成为篡权夺国的乱臣贼子。
真正的君子在小事上犯些糊涂没有关系,但是当面临大节关头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变节行为。
民族英雄文天祥即便是在被捕之后,他依然不为眼前的利益所惑,自身的气节没有丝毫的改变,就连忽必烈都对其敬重有加。身为君子者,应当有所坚持,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在现代的社会中,不会再有''托六尺之孤”的现象,但应该坚持操守这一点没变。你可以批评虚假和虚伪,但却不能亵渎正义,推脱责任。
特别是面临大是大非的时候,应该有坚守正义的执着。或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去随波逐流。
成为一个值得被他人信任的人,这也是一笔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