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深度】你我都是“乌合之众”,别太自我感觉良好(二)

【深度】你我都是“乌合之众”,别太自我感觉良好(二)

作者: 律途漫漫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15:47 被阅读676次

    回顾上一篇文章:

    在群体中,一个有着明确身份、性格的个人已经消失,他融入到群体中后,其思想和感情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成为一个再也不受自己意志控制与支配的玩偶,而即刻发挥原始本能,转为行动的冲动。

    群体的共同特性有:1.冲动、易变和急躁;2.易受暗示与轻信。

    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是:1.本能;2.暗示;3.传染。

    那今天的内容如下:

    Day 2

    (一)群体的情感和道德观

    1.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

    对群体不要讲太多理论,他们需要“打比喻”或“喊口号”。前者是为了使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更加形象化,这样会让他们产生联系,将形象本身与形象毫无关系的一系列幻觉和事实混为一谈。

    比如“神仙显灵”以及很多的“神迹”起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还有很多山上都有“神石”、“菩萨树”,你若为了开发该山头,吸引游客,那你千万别和他们讲这石头为什么长得像一个“神仙”、“人”或“动物”,你应该先“定性”——像什么,然后再赋予其一个故事,故事中这石头仙灵,救了主人公或助主人公考上了状元,最后再派一个山民去给乡里乡亲将他所看到的不可思议的一幕——“迷雾中,哪个神仙好像在打坐”,这样就会在一直处于“待暗示”个体逐渐传染。这样下去,人们会越看这块石头越像你定性的那样,若时故事里的主人公是状元,那么在石头钱肯定会多很多硬币。

    一旦让群体在头脑中形成了你所描述的形象,他们就根本无法辨别真实和幻觉,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区别主观和客观。无论头脑中产生的景象与事实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群体都丝毫不加质疑地接受这种联系的存在,而缺失观察能力。

    2.群体中个人智力泯灭

    不论是公认的智力卓越者,还是凡夫俗子,只要他们聚在一起,原本一个头脑严谨的人就将不复存在,成为一个不具备逻辑能力与判断力的智力泯灭者。

    个人智力在群体中消灭存在以下四阶段:

    (1)自我意识模糊;

    (2)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3)判断力与逻辑力在暗示和传染的作用下趋同一致;

    (4)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彻底吞噬。

    3.群体爱撒谎

    集体撒谎的例证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中世纪欧洲的“圣物崇拜”,当时,第一批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徒把种类繁多的圣物带回欧洲,从而引发了一场大范围的群体性谎言。集体撒谎带来的是大量历史的杜撰,那些在群众观中流传较广,并保留下来的关于伟人的历史,顶多只是这些伟人被神话的形象而已。

    如上文所讲的“神石”例子一般,在这里依旧可以用,现进一步归纳出谎言的传播套路:

    (1)谎言的制造阶段。它产生于第一个目击者,当他被心理暗示所影响,会相信眼见的“幻觉”,进而把这种暗示传播给其他人,引发大范围传染;

    (2)谎言的被肯定阶段。在谎言传染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站出来附和,臣服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3)谎言的全面扩散阶段。但第一个目击者的幻觉得到肯定后,大多数人的理解立马失去判断力,“观察者这时候看到的不再是客体本身,而是他头脑中产生的幻想。”

    群体爱撒谎,远远不只限于一些“神石”等自然客观物,还可能表现在杜撰历史上。对宗教事迹和人物的任意杜撰尤为明显。

    本书中举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中耶和华是一个嗜血好杀的形象,但到了《新约全书》中出现的上帝,则是一个博爱仁慈的化身。还有佛教的例子,佛教诞生于印度,昌盛于我国,但若比较两国所信奉的佛祖,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宗教偶像形象。那些宗教人物或历史人物的记载,可能并不是秉笔直书,而是文化作品式的加工。但我们头脑中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于是他们就拥有什么形象,所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花姑娘,所为暴君或英雄,从来就没有真实地存在过。

    4.极端的感情

    群体会让一个侏儒秒变巨人,往往在现实中的弱势者为摆脱自己的卑微无能,于是渴望加入群体,网络上的“指点江山”、肆意挥洒暴力,这种极端的感情倾向倾向性往往反映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弱势的大众将愤懑不满的情绪发泄在了网络舆论中,从而,网络舆论的力量恰好与现实身份的力量构成了倒置的关系,现实世界中的强势者在网络舆论中往往沦为弱者,而弱者则变为前者。

    在每次的“反日游行”中,也是如此,只是将网络暴力移到了线下,而且情绪的渲染和更会让他们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群体之中表达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还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且通过心理暗示和传染过程加速传播,情感的表达所造成的效果也都会成倍加强。

    此外,还因上文中所提到的群体中的个体在群体中,通常会有自我暗示——“法不责众”,这种卑微的心理安全感,让他们拥有了强烈的力量感,而使得感情异常狂暴、极端。但群体意识到自身的力量感与破坏感时,这种力量自然会与偏执联系在一起。因而,只要群体的这种情感被表现出来,立刻就会坚定地认为它是不容批评、不容反驳的。这种偏执与专横的情感在国际社会上的意识形态之争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埋葬了所有的怀疑精神与独立意识,对于别人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一概否决,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论。“五毛党”、“五分党”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心理环境中诞生。

    正因如此,群体注定要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也极易被人挑唆鼓动。

    5.渴望强权

    群体拥有极端感情,偏执而专横,这带来的是力量,只有有暗示和煽动,这种强大的力量(破坏力)就会付诸实践。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

    他们喜欢英雄,喜欢强权者,一般崇尚集体的国度里,也是强权者横空出世机率最高的,如金三胖家族、普金打底,这种像凯撒的强权者威严而冷酷,他们的权力吸引又威慑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但可笑的是,当这样的英雄失去权力时,全体又会转眼间面目大变,对其投以蔑视,因为此时的他不再让人害怕。这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群体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又卑躬屈膝。

    6.保守本能

    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于崇敬;他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在欧洲历史中,这种保守本能所带来的暴力市场发现,如发现了氧气的化学家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捍卫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被处以火刑、“现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也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那民众革命怎么解释?群体可能会渴望着改朝换代,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暴力革命,然而,革命并非为了改变深层次的东西,只是群体发泄情绪的手段而已。

    7.群体的道德

    社会正常运转需要道德的支持,但道德只能约束个体,而无法约束群体,只因群体多变、易冲动,发泄着原始的本能。群体的道德只会在道德标尺的两端,要么残暴,发泄着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要么极其崇高,不计名利、勇于献身。前者已在上文中着墨很多,后者则也必要详细谈论。群体的道德可以能高尚,群体对于个人,存在绝对的道德净化作用,为了自己仅仅一知半解的信仰、观念口号和只言片语,便英勇地面对死亡,但这种道德净化叠加起来,很可能意味着全社会灾难性的后果。

    (二)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1.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一般什么样的观念比较受群体接受呢?主要有两类:

    一是时髦的观念。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内容实质不变,但是形式万千,如何在各式各样的形式中抢占自己的一片领土,那就是先创造时髦的新名词,比如“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斜杠”……这些名词下的实质内容能有多少值得怀疑,但是非常容易让人着迷,然而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少有持久生命力,“斜杠青年”去年的流行,到现在的无人问津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是一些基本观念。“假大空”的口号很让群体着迷,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到处挂“标语”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兴奋癫狂。而“民主”、“共和”“人权”、“法治”这些美好的词语也属于这一类,问题不出在这些词语本身,而在于群体囫囵吞枣,这些高深的概念以群体低劣的智力水平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但是这些词语却很具有鼓动性,可成为人生支柱,也可称为国家基本制度的根基。若想让这些词语让群体接受,那就必须加以改造,向简单化,甚至是庸俗化方向改造,例如清末民初的“剪辫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辫子”,就是以一种简单的形象来割除旧习,宣传民主共和新思想。

    如前面所说,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并且容易夸张,容易陷入极端。因而,想要某一种观念对群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它就必须披上形象化的外衣。形象思维带来的永远是简单观念,简单明了,也只有只要群体才会如此盲目而轻信。此点在广告传播学中经常会运用到,比如洗发露广告必须有飘逸的“黑长直”,“飘柔,就是这么自信”广告语无疑又会给人以心理暗示,考虑受众需求,通俗易懂。

    2.群体难以被动摇

    群体具有保守型,只要观念能够深入到群体的头脑中,并且产生一系列效果时,和它的对抗就是徒劳的。例如,见到皇帝主子就要下跪,民国后,一般百姓遇到官员也会下跪,甚至到现在,在法庭上还有人看见法官,下跪高呼青天大老爷为民伸冤。

    承接上文,一般民主之类的观念较容易被群体接受,这些观念在群体的头里扎根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根除他们所需的时间也断不到哪里去。只要观念深入了群体的头脑中,和它对抗几乎就是徒劳。

    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所有人几乎都信奉君权老天决定的,君主仅需“以德配天”即可,倘若你聊民主共和,大家一定将你视为异类。清朝末期的那批仁人志士为了宣传民主共和观念流血无数,但也正是这些之前被人嗤之以鼻的观念却引发了革命,革了清朝的命。之后,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张勋欲复辟,但不能在对抗已深入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

    3.群体的伪推理能力

    不要和群体讲什么逻辑,它们的逻辑很短,如果还能算得上逻辑的话,那顶多就是一种比喻,类比还谈不上——“你看上次那个强奸犯都被判死刑了,怎么这各不行,一定有关系,有黑幕!”

    本文作者勒庞还举了一个爱斯基摩人的例子,爱斯基摩人从经验中得知冰这种透明物质放在嘴里可以融化,于是就认为玻璃也可以放在嘴里融化。群体就是这边逻辑,他们把表面相似的东西混为一谈,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理,然后以偏概全,立马把具体的事务普遍化。

    在我国,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所有官员都是贪官”、“资本主义的劳工都受雇主剥削”、“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永远没消失”以及“女生穿着暴露出去就是为了勾引男性”等等。

    4.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没有理性的思维过程,虚构的因素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表象总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不现实的因素总是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因而,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必须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我们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只要再列出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就足够了。

    本文中的一个例子:在德属东非的土著居民看来,一艘军舰的强大与否,在于烟囱。当英国的一艘双烟囱军舰来到非洲海岸是,当地居民立马弃宗主国不顾,因为当地德国军舰只有一个烟囱。于是,德国,调来了三烟囱的军舰,在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事情没结束几天,当地居民看见一艘四烟囱的船,立马变成了当地人的英雄。但这艘四烟囱的船根本不是什么战列舰,二是拉煤炭的商船,锅炉老旧多加了一个烟囱。

    (三)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回顾一下上文所称述的观点:

    1.群体不进行例行推理,观点对它的影响是以“全有全无”的形式出现,即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完全否定;

    2.对群体产生影响的暗示,可以立马转换为行动,带来破坏力;

    3.对群体以恰当的引导,它会为信奉的理想慷慨就义;

    4.群体只会产生偏执和专横,产生狂热而极端的情绪,同情心很快就会变成崇拜,也可能立马变为仇恨。

    ……

    但上文这些还仅只是表面的东西,它更深沉的来源于偶像崇拜,该种感情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情谊。

    偶像崇拜的五个特征:

    1.偶像凌驾于信徒之上;

    2.信徒盲目服从偶像;

    3.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信条展开讨论;

    4.信徒狂热地希望将偶像的信条传播;

    5.信徒把不接受他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是不是自然地想到了“山东招远邪教杀人案”?)

    群体的信念有着盲目服从、残忍的偏执以及要求狂热的宣传等这些宗教感情固有的特点。因此,可以说,他们的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的形式。受到某个群体拥戴的英雄或偶像,在这个群体看来就是真正的神。

    那偶像又是如何产生或者说是制造出来的?这也涉及到一套类似于宗教信仰的机制。

    第一步是为群体提供一个鲜明的形象,使之产生幻想;

    第二步是以夸大其词、不断重复地方式为群众洗脑,煽动情绪;

    第三步是以领导者面目出现,为他们指引方向,给他们信念“鸦片”;

    第四步是当偶像初步形成了,那接着就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维护这种宗教感情。

    历史长河中,同理性的战斗胜出的从来都是偶像崇拜这种宗教感情,因为除了宗教群体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团体能排斥讨论。说来奇怪,即使是一个无神论中,这种信念也极有可能表现出宗教情感中所有的排斥,继而很快表现为一种崇拜,只是崇拜的对象不同的,变成了钞票或社会主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你我都是“乌合之众”,别太自我感觉良好(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ow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