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作为时代的先锋,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事业,在中国近30年的当代艺术发展,当代艺术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当代艺术想获得大众的理解,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需要媒体的推介,一方面需要大众提升艺术修养。
今日艺术家及作品鉴赏:

闫磊,80后艺术家,自小学开始学习国画,全国各种大小奖拿过无数。高考在七千人里脱颖而出考取河北师范大学雕塑系。
他的《小丑》系列,具有辨识度明显的作者个人标签。作品都是有红鼻头的男孩,他时而带着笑容,时而又有些忧伤,时而透露出一种让人玩味的复杂···········都有一种沉静少年的气质。

闫磊是典型巨蟹男,感情细腻,家庭至上。他抱着儿子去展览现场,儿子会指着他的雕塑作品喊:“爸爸”。

闫磊和大多数雕塑家不同的是,他从来不做小稿,除非是两米以上的大作品。他说:“我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然生成的,做作品像唱一首歌,每一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感情的变化,是从心里的感性反应,我怕一做小稿,再重复一遍就索然无味了”。通常他的作品是直接从画稿上转化为原尺寸的雕塑。

我们都是“小丑”:
《小丑》系列的灵感来源来源于一首歌《笑傲的小毛驴》:“一个蹩脚的演员,哪里会是好小丑,小丑能让人笑,他只能让人痛苦······”,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每天带着欢乐的小丑面具在生活。

闫磊的作品,每件都有一种伤感忧郁的情绪表现,这种伤感是一种力量。他不喜欢那种高兴的雕塑,那没意思。做作品有一个基本点:肯定是你有问题才去做的,不管是自身的问题还是外界的问题,有问题肯定会把伤感的情绪带进去。但除了伤感外,重要的是还有一种强烈的希望感,这两种情绪是并存在一起的。伤感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力量,伤感了就会思考,会去想解决问题,就会有希望。

在能量中走向单纯:
闫磊是信奉佛教的,他的家乡有响堂山石窟的北齐佛像,北齐的佛像有一种安静到极致的力量,这种安静,让慈悲心来的更强。艺术就是能量的展现。他又有深厚的国画基础,中国画讲究对线和构图的把控。越简单的东西,关注起来就会越集中。放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不断的做减法,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越深刻,做出来的东西就越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