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儿子放学后在我的办公室做作业,我忙着批改作业。
这时有两个字儿子不认识,他问我怎么组词,我说你自己查字典啊。
虽然儿子读一年级下册,便在寒假的时候我已教了他查字典的方法。
儿子开始撒娇:妈妈,你给我说说嘛。我查字典要耽搁很多的时间。
我说:你现在查字典慢,经常练习就快了。想一想,看到字在面前,用部首查字法还是拼音查字法?
儿子略一沉思:部首查字法。
儿子还在那儿磨磨叽叽的,将求救的目光投向我。
我赶紧抱着作业本朝教室走去,教室里留了几个改作业的学生,刚好过去督促一下。
一会儿,我走向办公室,想喝口水。
可当走到门口时,发现儿子发现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查字典呢,于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哈哈哈,走了我这个靠山他果然自力更生了。
教室里的学生作业也改完了,我估摸着儿子作业早就做完了。
于是走进办公室,呵呵,儿子高兴地对我说:妈妈,这两个字我都查出来了,词也组了。
我夸张地说:哇,儿子你好棒了,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还不会查字典呢!
儿子被我夸得有点不好意思。
我一直认为,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坚持让他自己完成。
前几天,儿子要完成一份暑假作业,画一幅参加劳动的画。
我给他搜了一幅画后,让他照着画。
他画到小朋友拿扫把时,怎么也画不好。
眼圈红了,又要开始哭鼻子了,非要我给他画。
我说不行啊,你们老师知道会批评你的。你自己现在画不好,并不代表以后画不好啊。自己画。
儿子不依不饶地坐在我的身边,我说你有在这里坐的时间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画呢!
后来,我说,这样吧,我把手机上的这幅画放大后,画在小黑板上,你看清楚我画的笔顺,技巧。
后来,儿子照着画了出来,虽然画得不是特别好,但也像模像样。
有一些事情上,孩子如果确实不行,做父母的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一下,但不能代劳。
有些人说,孩子才多大啊?要求何必那么苛刻呢?
可是我跟你说小孩子狡猾得很,很会察颜观色。你一松口,他就得寸进尺。
如果你现在轻意地帮了他,他形成了习惯,就成了依赖,到时候不帮,他就觉得你可恶至极。
而且你现在帮了他,等于剪断了他不断丰满地翅膀,让他以后想翱翔蓝天时却只能望洋兴叹。
到时候去面对更大的风霜雨雪,极有可能一蹶不振。
况且,你保证能帮他一辈子吗?天灾人祸,疾病困扰,这些不可预知的因素让人措手不及。
想起央视一姐董卿,7岁的时候父亲就叫她每天洗碗擦地,中学时就被安排到各种地方去打工,她曾一度怀疑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孩子。
可是后来,当她越来越优秀时,当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她也承认,她认同父亲的这种教育她的方式,也认为父亲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
因为董卿的父亲出身农家,小时丧父,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考取了复旦大学的新闻系。
父亲一直笃定: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所以,儿子份内的事情我尽量不插手,我怕我暂时的帮助会毁掉他独立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之前看到个新闻,说的是赴日留学5年的青年汪某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后,汪某被刑拘。顾某否认当晚母子俩曾因学费发生争执,并表示不想儿子被判刑,只想听其解释。据亲属介绍,汪某留学日本5年从不打工,所有费用都靠母亲提供。
所以,孩子在他所在的年纪就应该承担所对应的家务才行。成年之后,学费也要慢慢学会自己赚取。
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
一岁半至三、四岁左右,正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发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量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若此时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在人格的发展上也会出现问题。
三岁的宝宝已经要开始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训练其将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清理自己吃完饭后的桌面等,这些对孩子来说都不是难事,父母可以放手让孩子学习。
3—4岁:要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则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当然以上只是参考,具体情况根据各个家庭不同而设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