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2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2

作者: 水中鱼_e6ee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07:11 被阅读0次

婆婆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瓷缸子里,聚集起来,等待母鸡“抱窝”。

作者 2019年9月28日拍摄于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

婆婆看到母鸡趴在窝里半天不动,伸手过去摸摸,下蛋了,便要赶走母鸡。母鸡等婆婆走后又回到鸡窝中,鸡要抱窝了。婆婆就用稻草给母鸡做了个孵小鸡的窝。

鸡窝放在婆婆自己的房间,并小心地从瓷缸子中,把鸡蛋放进窝中,再把“抱窝”的母鸡放在鸡蛋的上面。

“抱窝”的母鸡不会跑出去觅食。这时婆婆就会给母鸡拎到一个单独的地方,一般是在厅堂。拿一碗饭,一碗水,连同母鸡一起用罩子罩住,防止别的鸡来抢食,这是单独给开的小灶。罩子是一种用竹子做的罩鱼用的工具,结实,耐用。

    在“抱窝”的母鸡享受小灶的同时,婆婆会蹲在鸡窝前,点亮煤油灯。拿起一个个温热的鸡蛋,用那饱经沧桑的手,就着微弱的灯光,用那昏花的老眼,仔细审视着鸡蛋里的情形。就好像珠宝商人审视需购买的玉石一般的小心、谨慎。

    鸡蛋要定时翻动一下,让每个都能受热均匀。每隔几天,婆婆就要检查鸡蛋的内部变化。一般开始会在蛋壳里出现血丝,并逐渐扩大。没有血丝的鸡蛋,婆婆就会递给站在旁边我的手上,说:gua蛋。

    就是没有受精的鸡蛋,孵不出小鸡的。这个鸡蛋是舍不得丢掉的。用油煎是唯一的方法。蛋黄散了,敲开鸡蛋,哗的一声洒在锅里,发出一声爆响,一股不是很新鲜的香味扑鼻而来,然后就会端上餐桌。

    几天后,也会有停止发育的鸡蛋送到我的手上。这种已经有了胚胎的鸡蛋,就不能油煎了。

    剥开蛋壳,婆婆会把它放入烧稻草的灶里,用草木灰盖住,烧上一把火,再在余温的作用下,慢慢烤熟。

    我着急地在灶台前走来走去,一遍一遍地问:熟了没有,熟了没有?婆婆笑着说:叫花子灹[zhà]咪咕(米糕),等不得热。就是太着急那种。

婆婆用火钳夾着烤熟的小鸡到我手里。我被烫的在两只手中抛来抛去,嘴中唠叨着:烧,烧,烧死人了。

看着手中的家伙,表面有烧焦的痕迹,那是绒毛被火烤焦的。屁股上有一个大大的蛋黄,被考的焦黄焦黄,散发着一股香味。扒开蛋黄,上面有丝丝的鸡肉。

我迫不及待地和着口水,咽了下去。“明天会不会还有?”我知道,如果婆婆晓得我的想法,肯定会找来一顿好骂。

    大概过了二十几天,有的鸡蛋开始出现小的裂缝了。慢慢地,有些鸡蛋开始裂开,口子越来越大,小鸡的头快要出来了。

    小鸡从蛋壳中出来后,绒毛是湿的,帖着身体。干了后,绒毛便竖了起来,喳喳叫着,声音很小,样子可爱。

    母鸡就是小鸡的妈妈,保护的周详,用已经缺乏光泽的翅膀,把小鸡护在腹下。我忍不住想去捉一只看看,就被母鸡啄了一嘴,吓得我赶紧后退。

村子的东边,有几颗桑树,村外也有一些。那个时候家家养蚕,桑树叶子是蚕的食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养蚕,是桑葚什么时候成熟。

桑葚老家叫桑子,现在超市偶尔也会有售。买过几次,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桑葚成熟的过程,先是绿色的,慢慢地部分变红色,再就是全部变红,最后变成紫色,就“瓜熟蒂落”掉到地上,不能吃了。

由红变紫的时候,就是桑葚好吃的时候。

问题是,村上的孩子多,大家都盯着,等不及。也怕被别的孩子先给吃了,不划算。

那几天,一天几次地往树上看,心理猫抓似的,不得安生。在感觉桑葚快熟的时候,过去一看。哇,好家伙。每颗树的树枝上有好几个人。

找到一颗人少的地方,赶紧爬上树,坐在树叉上,摘个桑葚就往嘴里送去。先挑选紫色的,再挑选红色的,实在没有,就挑选有一半红色的。

桑葚的甜味,也会吸引蚂蚁。有的桑葚上爬着蚂蚁,也不怕。用嘴把蚂蚁一吹,就送进嘴里,一点都不耽误。

一半红一半绿的,吃起来有点酸,好在“有聊胜于无”。

吃过桑葚,就像没有涂抹好口红的嘴巴,红艳艳的,擦都擦不掉。    今年年前,小学同学跟老师集会时,提到过桑葚。老师说,他做学生的时候,课间外出偷吃桑葚,赶回上课被老师发现,就是嘴巴擦不干净,留下了“证据”。

田埂的旁边,会生长一种带刺的植物,开白花。不知是不是野蔷薇。他的嫩枝可以吃。

有一种带藤带刺的,叶子成三角形,学名叫蛇倒退,也能吃,味道酸酸的。

返乡祭祖时,我把这些指给小孩看。并说,这些我小时候都吃过。


第一章 涂家围子(上)链接:1  2  3  4  5  6  第二章 涂家围子(下)链接:1  2  3  4  5  6  第三章 搬迁到下赋策  链接:1  2  3  4


第四章 村野童趣(一) 链接:1  2  3  4  5  6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链接:1

相关文章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2

    婆婆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瓷缸子里,聚集起来,等待母鸡“抱窝”。 婆婆看到母鸡趴在窝里半天不动,伸手过去摸摸,下蛋了,便...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1

    不是每次,大人都能让你去玩的。 小孩也会有小孩的事情。比如,放鹅,就是一种轻松而又好玩的事情。 开春时节,大人会买...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4

    水牛是很温顺的动物,一般是如此。特殊情况要除外,否则也就没有疯牛这个词了。 听说过惊马,没有听说过惊牛的。牛也是会...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6

    不记得哪年开始,生产队给每家分配了几分自留田。作为家庭粮食的补充。这些水田的耕种由家庭自己劳作,是抽空还是给时间就...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5

    村子里总会来一些走村串户的生意人,打爆米花的就是一种。 这种生意人不用吆喝,只要听到“砰”的声响,就会哀求家长,想...

  •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3

    嘴巴乱吃的代价就是会闹肚子。不是腹泻的那种,是蛔虫。有的小伙伴脸上有白色的印子,说是“虫斑”。蛔虫有时候会从食道中...

  • 第七章 村野童趣(四)2

    青黄不接的时候,门前经常会有讨饭的经过,婆婆总是会拿碗盛一些米饭,从来没有见过落下的。婆婆会问一句,哪里人呀,遭灾...

  • 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2

    五年级转到大队部的新村小学就读。不记得那一年,要求全国统一在秋季招生,就多读了半年。 记忆中的小学,是一个“回”字...

  • 第四章 村野童趣(一)2

    费一些时间,写一编文字,记一段历史,存一份念想。 村子中,苦楝树多。该树在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是具...

  • 第六章村野童趣(三)2

    记得小时候,大概二年级的样子,在本村上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表演。在老师的带领下,双手拿着一根竹条绑成彩纸毛条棒,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ed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