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冲榜热文读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 人力资源共享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20:25 被阅读0次

我的书架上面有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时买来还是挺贵的,但是里边内容有点深奥,有用的框架我已经知道了,所以对于细节的东西我没有去研究。

而昨天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我在想这是两个作者,然后这本书又多了一个“有效” ,我想看看两个作者对于阅读一本书看法有何不同。于是我就把这本书借了回来,今天不到两个小时,我已经把这本书快速翻阅完了。

本书重点讲的是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奥也宣之。并且是作者的修改版本,2016 年 6 月第 1 次上市,我拿到了这一本是 2018 年 7 月第 13 次印刷。可见这本书多么的受欢迎。

在此我想对本书中的精华做一个分享:

到底该如何读书?

认真选择每一本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书,然后真挚的与每一本书对话,努力从书中学到知识,这才是聪明人的读书方法。

在读书之前先思考一下 4 个问题: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我喜欢这本书,哪一部分呢?

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哪里呢?

在读书之前先思考这样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收获会更大。

读书前,你准备笔记本了吗?

这个笔记本可以用来记录书单,比如我们在看电视,或者是跟朋友聊天,或者是逛街的时候,哪些风景或者是事情,让我们脑海里边有一些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随手记录下来。

事后去想一下有没有哪一类的书,和这样的主题相关呢,可以拿过来读一读。

看书的过程,如果遇到好的段落语句,记得及时摘录下来。随后可以写上当时自己的一个感想,如果你当时的感想就是,“哇,你写的太棒了”。这就说明你的理解不够深刻,你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当你反复去阅读或者是做深度阅读,或者是过一段时间再重新来阅读,可能你再看到同样一句话,你的感受是不一样了。

可以记录当时对于摘录下来的段落,写下感受的时间和下一次进行对比。来比较一下自己的认知度。

这个笔记本上除了摘录书中的段落以外还可以,把要购买的书单记录下来,可能笔记本随身带不方便,那我们可以用书单表格可以随身带上,当出门在外有好的书单可以直接记录,回家的时候直接把书单表格夹在笔记本里,或者是采用便签贴的方式,记录日常要购买的书单,然后贴在笔记本里。

想让你的笔记,变成你的精神财富吗?

想让自己的读书笔记产生效果,必须学会能够坚持下去,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各种的软件都可以进行记录笔记,但是手工写的笔记,效果会不一样。只有坚持下去做读书笔记,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读书时应该时刻记得这个目的,正确的对待写读书笔记这件事情。

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采用摘抄加感想的方式。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准备好自己的荧光笔,因为荧光笔它既可以画细线也可以进行画粗线。用粗线标记书中的核心部分,用细的笔在书上记录下当时做标记的灵感。后期再把这段内容抄到笔记本上,其次还有一种方法,把书中核心的内容变成自己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剪切下来,贴在你的笔记本上,如果你不舍得把这本书给破坏了,那你就采用复印的方式,然后一张张贴在你的笔记本上。

在看书的过程当中,做记号有三个步骤:

1.通读 大概的看一遍,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就折角

2.重朗 读完一遍后,把折角的那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 标记 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那几页,如果第 3 次阅读时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在这一遍阅读的时候,就把那些你舍不得放弃的文字抄在读书笔记上就可以了。

看书过程当中如何在书上做标记呢?

普通直线可以用于表示重要,只是指客观上很重要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上觉得值得重视,比如想记住这样内容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可以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如果在书上花了太多的线,重新读的时候会影响心情,所以尽量少划线。

如果在把重点标注之后,你的评论就是,什么好棒,也并不是说不行,如果你想做的很完美很耗费你的时间,而在当下你意思也写不出来特别好的,评论的话就暂时先放着,等到后期再来看笔记的时候重新对他进行主观评价或者是客观评价。

摘抄的好处呢,就可以促进你对这本书增加深刻的印象,一定要记得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或者是段落。不能够让他人产生共鸣的,就不要再抄了。

你的书架上的书如何摆放呢?

读书笔记就是你和书交流过程的证据。长期以来,我们书架上会堆了很多的书,到底该如何摆放呢?作者的建议是把你的书架分成三个区域,最显眼的区域放上你最喜欢看的书,最想看的书。其次显眼的地方放上你的笔记本,最不显眼的角落放上你最不想要的书,可能这些书将来会被你扔掉,或者是当着废品卖掉的书。

当你想上暑假看书的时候,你就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你想要看的书了,为你寻找书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当你已经养成了记录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尽量保存着笔记,减少书的存在,除非那些让你爱不释手或者是经常中毒的书,可以放在家里,不要去丢弃,留下的就是真正的好书。丢弃其他的书籍时,你会有一些舍不得,因为这时候可能你与这本书最后的诀别,所以至少要做好读书笔记,在想起那本书时候才能够有所慰藉。

读书体验永远都会比书的本身更重要。

读书笔记是一种生化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为了让自己把书中的内容好好消化掉,我们需要在固定的场景当中来重读笔记。可以在睡前或者是洗完澡后固定的时间,比如说晚上 7:00~9:00 这个时间段。而你在重读笔记的时候和重读原书效果会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可以省去你大量的时间,你只需要花几十秒就可以全面浏览了。

再比如说你出差乘交通工具的时候,乘火车乘飞机,那个时候你觉得看一些报刊杂志很无聊的时候,你就可以来重读你的笔记。总之重读笔记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就像出于好奇而翻阅旧报纸,为了消磨时间而翻看字典,在不知不觉当中你就吸收了更多的信息。

养成重读笔记的好习惯,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三天一次,把重读的日子写在备忘录里,或者是笔记本里,时刻提醒自己。

阅读后如何实践?

在阅读一本书,最后就是重点来看笔记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消化了,已经成为自己的知识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学会去应用。

在应用之前为了让自己,把整本书的内容串起来使用,尝试着去一些平台写书评,比如到博客平台,做好笔记就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了。再好的创意都源自于最基础的信息的重组。

在写博客的时候,又要去翻阅自己记录的笔记了,可能你一个笔记本上记了好几本书的内容,这个时候可以在笔记本边贴上小便签,写上具体的书名字或者是作者,便于后续写作,查找更方便。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看书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写了这篇文章,花了 50 分钟。

虽然整本书的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但是我已经把书中的精华全部吸为我自己的了。本篇文章 90% 都属于我自己的语言,最近我发现我的阅读能力大幅的提升,并且能够快速的看完书之后,随即写出了读后感。也许这也是我 2020 年的爆发,算是厚积薄发了,2019 年是我这么多年来看的最多书的一年,而 2020 年刚刚开始,我就看了好几本书,最重要的是我在 2019 年一个星期才能看一本书,而在 2020 年,三个小时以内看完一本书,并且写出读书笔记。

为我的 2020 感到开心!如果路过的你觉得我这篇文章对你有收获,记得给我点小爱心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hl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