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收录专题简友广场想法
读你千遍不厌倦——读常生龙老师《教师阅读那些事儿》之心得

读你千遍不厌倦——读常生龙老师《教师阅读那些事儿》之心得

作者: 持之以恒读书ba | 来源:发表于2022-08-10 08:34 被阅读0次

假期生活过得很快,这个暑假似乎更短,马上接近尾声。娱乐固然美好,但心灵的宁静也自有其独特的可爱之处。夏末的炎热与早秋的清凉,漫游在我们的身心,令人神荡意迷。

读书的过程,也是慢慢发现和反省的过程。读书,能读懂那是一种极大的荣幸;然而,读的时候如果读不懂,也不能判定那是一种郁闷,甚至是一种悲哀。恰恰在读不懂的同时,还会收获一些读书的方法,读书的感悟等。

读着常生龙老师的《教师阅读那些事儿》的第三辑《读你千遍不厌倦》,不知道是自己神游八荒之外了,还是理解力欠佳,读到第五节《阅读应以知识为重吗》时,没有读懂。读完之后,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我读到了什么。弃之不读,还是回头再读,恍惚间我选择了后者。

再读之时,我还是读懂了一二。常老师说,阅读应该以专家为重,在阅读中仅去钻研知识点是不够的,需要将目光聚焦在这些专家的知识谱系上,要把他们的核心论点梳理清楚,把他们的代表作搞清楚。接着,常老师列举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启发我们掌握读书的方法:“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个作家的专集,最后再从文学史上看他的历史位置。倘若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同时,举例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在阅读名家的著作时,会花很大篇幅去研究作者,深入探讨作家的人生经历对他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其作品演变的影响。毛姆告诉读者,无论作者写的是什么,都是对自己个性的表达,也是他的内在本能、感觉和经历的集中表现。创作知识人生的一种表达,超出这个意义的创作都将是痛苦的。此刻的自己,捕捉到以上这些方法,内心里还是蛮喜悦的。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每次读书的时候,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没有方法可依。读书于我而言,仅仅停留在愉悦身心的层面,没有多少认知的改变,最多也是知道一点儿而已,更难有多少实质性的行动的改变。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人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收到精神空虚的威胁。”读书会让人空虚的原因一目了然,是没有真正的阅读,没有理智和心灵的参与,没有自己的深思。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英雄人物的传记是人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

不管读到常老师的书籍,还是读到书中所列举的鲁迅和毛姆的读书方法的例子,还是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浮现在我眼前的,可以看见有两种阅读,一种是阅读,还有一种也是阅读。最美的假期生活,填充一些最美的事情——阅读,这样的生活除了多了一些惬意,更多的是内心的沉淀和灵魂的丰满。

朝夕会面,遂成相识。阅读正如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却有一丝特别的情分。初识时的读不懂,正如初见时的互不了解,多读便是多了解,慢慢我们都成了彼此的朋友,或知己。“读你千遍不厌倦”不是一种夸张修辞的运用,而是常老师对书籍最真诚的表达,也是爱书者对阅读最真情的告白,更应该是每一个人阅读者对自己坚持阅读一个深情的拥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你千遍不厌倦——读常生龙老师《教师阅读那些事儿》之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iowrtx.html